第五十四章 进影剧院-《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


    第(1/3)页

    九十年代涉及到基建方面,对个人而言拆迁无疑是大工程了。

    那时候的拆迁大多属于暴力拆迁,是个得罪人的买卖。

    赵方本身也不是什么正派人士,干这个全无压力。

    “那玩意儿怎么赚钱?”赵方对这方面还真不懂。

    “国家给你多少钱,你拆迁过程中用了多少钱,剩下的就是你的呗。”

    “那能赚多少钱?”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这关系到你要拆迁的面积以及拆迁过程中你的花销,就要你自己掌握了。好像你们兰迪市要在城南建一个新港和一个开发区,拆迁和土石方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你如果能把兰迪市拆迁的活儿垄断到手,一年挣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事儿。”

    “能赚这么多钱?”赵方表示怀疑。

    “您要是有关系有手段把这些工程拿下来,说不定赚的比我说的还要多。你在这个行业干几年熟悉了,等房地产市场开放的时候,你就去玩房地产,兰迪是将来的首富就是您了。”

    赵方哈哈哈哈,不过心里依然半信半疑。

    “可是咱也不懂这个啊!”

    “你不懂不是有人懂吗,你去找懂的人问清楚,然后找说算的人一手拿着棒子一手拿着胡萝卜,我就不信你拿不下来。”

    梁凉能教的也就到这里了,凭赵方闯了十几年社会积累下的经验,梁凉认为他知道该怎么做。

    下午,梁虹玉带着亲儿子到干儿子这里让亲儿子跟着干儿子练习,为了明天的学校联欢会。

    这一次练习就不止一把吉他了,整个雪域一点红乐队都上场了,专门为赵小桥练习。

    经过一下午的生磨硬泡,总算是把赵小桥的这首歌磨的像模像样了。

    为了防备返场,还格外预备了一首《同桌的你》。

    有了赵方和梁虹玉这样的干爹干妈,好处立刻就显露出来了。

    这边梁凉把赵小桥训练的有点模样了,那边赵方和梁虹玉分头行动。

    赵方和歌舞团所在公园的管理方打了声招呼,歌舞团应交的场地租赁费每天就减少了四成。

    凭借在文体局方面的影响力,梁虹玉把歌舞团演出应该上交文体局的文化管理费干脆来了个腰斩。

    这样一来,歌舞团每天的花销就减少了七八十元的支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