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里,梁凉就和毕胜做吉他。 通过几天各种材料的不断试验,最后确定枫木和椴木以及水曲柳水冬瓜制作中低档吉他都是不错的材料。 还有白杨木也能对付一气。 除这几种木材外,还有白蜡木,梧桐木,赤松都是北方随处可见的做琴材料。 北方不缺材料,做中低档吉他的原材料根本不是问题。 至于高档货现在就不是材料问题,而是工艺和广告以及时间积累的问题,要做一个品牌这几种因素缺一不可,暂时还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 材料问题解决了,下面主要解决的就是工艺问题了。 毕胜做的第二把吉他因为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还是一把失败品。 虽然比第一把有了提高但也没强到哪里去。 但在梁凉加入后做出的第四把吉他就不是失败品了,虽然品位不高但起码是一把成功的吉他了。 两人从开始选料到最后调音,用了三天时间完成了一百八十多道工序,把这把吉他制作出来了。 经过梁凉测试,这把吉他各项数值平均,基本达到了琴行里卖的四百块钱左右的木吉他水准。 能达到这个水准就可以了,起码这是一把真正的吉他,这个区间的吉他销量也是非常大的。 这把吉他刚做出来没超过十五分钟就售出了。 被一个闲着没事海运歌舞厅里练习的青年买走了。 梁凉用这把吉他正在调试弹奏的时候,这个下午到海运歌舞厅来学习的青年就随口问了一句这把吉他多少钱。 梁凉也随口回了一句,你要是要二百就拿走。 青年的脚步就停下了,眼珠子转了半天,还真就把这把吉他买走了。 这货还是识货的,他明显能听出这把吉他绝对不止值二百元。 二百块钱的售价就卖了个成本价和辛苦费,连三十块钱都没赚上。 梁凉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个青年又来了,问梁凉还有没有和那把吉他一样的琴。 这货把这把吉他拿回去后,转手二百六十块钱卖了。 这让梁凉有些哭笑不得,这还遇到一个二道贩子。 于是就把那把自己制作的造型拉风,音色一般的电吉他拿了出来。 “这把怎么样?三百五拿走!” “三百五!”那青年吃了一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