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朝廷似有东征之意?-《大隋逍遥王》


    第(3/3)页

    宋仁杰神色有些凝重,如果朝廷真有东征之意,那么大哥要整军备马就说得过去了。

    朝廷若是东征,那么岭南势必要出兵。

    因为在这之前,也就是开皇十八年的时候,朝廷东征之时,就从岭南、关陇、冀辽等各地调兵遣将,组成的三十万海陆东征大军。

    宋仁杰身为右翊卫骁骑营大将军,亲帅大军参与了东征,也亲自见到了战争的残酷。

    那一战,损兵折将,大军十不存一,三十万海陆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这才过了两年时间啊,朝廷又要东征吗?

    宋仁杰心中有些沉重,那一战,朝廷不说元气大伤吧,至少岭南可以说损失惨重。

    他亲率两万大军参与,回到岭南之时,仅剩三千有余。

    如果现在再要东征,那对岭南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暂时还无法确定,朝廷的主战派一直认为高句丽本为箕子所封之地,今不遵臣礼,为彰显天朝威严,势要一平高句丽。”

    镇南侯解释道:“圣上的态度虽然还未确定,不过以我之见,恐怕这也是早晚的事,估计朝廷是在等运河修建完毕。”

    一旁的陈元心中对镇南侯越发的佩服,这个老家伙可以啊,这战略眼光还真不是盖的。

    居然仅仅从这么一点消息中就能推测出个大概,并且还特么全部推测对了,这才是最牛逼的。

    正如镇南侯所猜测的那般,根据史书记载,610年隋朝就开始全国大范围调兵遣将。

    作战部队大概三十万,加上后勤保障估计得上百万,全部集中在涿郡。

    直到两年后,也就是612年,隋炀帝从江都出发,开始大举东征。

    不过按照陈元的想法,朝廷东征,似乎跟岭南不沾边啊,为何宋仁杰的表情这么凝重?

    虽然他不明白朝廷东征跟岭南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也没问。

    反正跟自己又没关系,操心那个干啥。

    就在此时,只见一位约莫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盔甲的壮汉走来,眼神犀利,声若洪钟:“末将高远,见过侯爷、宋将军。”

    宋仁杰点头吩咐道:“高将军,这位是陈元陈兄弟,从今往后,你的职责,便是护卫陈老弟的安全。”

    “末将遵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