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人都是一样。 不管是站的位置有多高,还是有多低,心中都有一样的额诉求,越是缺乏什么,往往对于什么就更加的追求。 此刻的嬴政也是如此。 大秦从立国之日起,一直被中原诸国称之为蛮夷,自从大秦锐士崛起,更是称之为,大秦只有无衣,没有蒹葭。 大秦帝国的历代君王又何尝不是心志高远之辈,他们比谁都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但是,想又如何,太难了。 甚至于堂堂大秦帝国始皇帝,面对诸子百家,山东文化之时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这是大秦帝国发自灵魂深处的自卑。 然后儒家拒绝了始皇帝的示好,这也更加的刺激到了嬴政,他想要改变这一切的心思更加的浓郁了。 故而,嬴政在建立学宫一事上,极为的坚定。 正因为没有,反而才会珍惜。 有了李康的记忆,嬴政对于如何统筹布局教育事业,打造文化强秦,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这一次,他不再是向山东文化低头,而是海纳百川,以大秦帝国的强制力,打造属于大秦帝国的大秦文化。 推行教育,这便是嬴政从李康的记忆之中学习到的东西,先行培养大秦官吏以及大秦夫子,然后在全国各地进行大力扫盲。 同时制定出教材,推广大秦帝国爱国主义,以及三皇五帝,敬仰祖先,华夏本一家的概念,从意识上去改变大秦万千黎庶。 嬴政心里清楚,大秦帝国本就是秦国以暴力手段强行将七个国家糅合在一起,本身就存在太多的问题。 不管是教育还是文化,甚至于风俗习惯与信仰问题都是这样。 不管是书同文还是车同轨,虽然已经颁布诏令,但是嬴政心里清楚,也就不关中秦地这样做了,山东诸郡县名义上遵从,背地里各种弯弯绕。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念至此,嬴政朝着鬼谷子等人,道:“从长安回去,诸位爱卿立即准备运转教育署,等扶苏到来,便以教育署的名义颁布第一条政令。” “凡是大秦帝国之中大小官吏,必须要精通秦言,会写小篆,用标准的秦音,否则各大官署不得任用。” “同时布告天下,但凡是不懂秦言,不会标准秦音,不会写小篆者,禁止参与大秦帝国之中任何的考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