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在直播带货榜的第一,也被杜星宇以领先一百多亿销售额的数据牢牢霸占。 “这才叫流量啊!”某大明星看到榜单,无奈叹息。平时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国内的顶级流量,粉丝千万,直到今天看到杜星宇带货,才明白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当天,马老师接受新闻采访,专门提到杜星宇,他说道:“太空商业是未来的趋势,我很高兴看到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在这方面做出贡献!” “在未来几年,杜星宇创造的带货记录应该只有他自己能够打破。期待明年的双十一,我们还能见到更多的太空产品!” …… 杜星宇的带货和宣传活动完成的非常好,他的一次带货,相当于给华夏航天,星耀空间科技以及乘风太空服务公司做了一次价值几千万的全网推广! 不仅是华夏,这件事在米国、岛国和欧洲都已经传开。 油管上,杜星宇直播卖火箭的视频,在国外获得了几千万的点击。甚至有国外的网红把杜星宇当上帝来膜拜,称他为网红之神! 杜星宇本人并没有兴趣关心这些,带货之后,他便回到了航天科研所,开始推进月球基地的设计和制造。 “月球基地的初步设计,我们已经完成了,完整的‘广寒宫’月球基地!”杜星宇把自己设计和改进的设计图展示给团队众人观看,“论证之后就可以开始建设了。” “按照这个设计,我们起码要三十个人左右,加上一些自动化机械!用三年的时间才能建成。”何景澄说道,“这两个月,我们已经送了十五名精通工程和制造的宇航员上去,还配送了一些机械设备与物资。” 太阴号这两月没停过,检修完就立刻启动,送人上月球。现在是月球抢地盘的重要时刻,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三次往返,送了十五名华夏宇航员过去。如今,他们已经在月球建成了可以居住一年时间的小型窑洞基地,并且已经开工建设月球基地了。 “三十人还是太少,最好月球要有几支工程队一起施工。”杜星宇说道,他比别人更急切。 “我们目前的月球生存条件,去不了那么多人!”刘远说道,“每名宇航员都要有生命维持系统,包括空气、水、食物、能源等等,三十人是目前的极限。” “我有个设计。”杜星宇操控着会议室的计算机,点出几份设计图,上面是小型的生态仓。 他说道:“这种生态仓是根据太空站的生命空间模块制造的,但体积要小一些,而且没有任何动力系统。我把它叫做‘生命胶囊’。一枚生命胶囊,基本可以满足两到三名宇航员的居住条件。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保持三年左右!” “生命胶囊的体积轻便,用空天飞机或者核动力火箭,一次就能送五枚生命胶囊到月球!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向月球增派人手,建设月球基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