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此陈新也感到一阵无奈,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筛网? 他也只能考虑推翻立柜式的设计? 做成滚筒了。 所谓滚筒,就是横放的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筒,里面会有一道一道的挡板,将粮食放进去之后以电加热的方式加热筒壁并且同时旋转? 以温度来烘烤谷物中的水分? 直到烤干。 这种滚筒式和立柜式算是烘干机常见的两种类型,无论大中小型号都有,只是相对而言,滚筒式的电加热无疑要比鼓风机来的耗电。 也正是因为出于节能的考虑,陈新还是希望使用立式吹风的烘干机? 而不是滚筒式的电加热。 好在这些稻谷收割下来之后暂时还能存放几天,烘干机并不是马上就要? 而且实在不行,陈新还可以把粮食摊开在避难所的地板上? 就这么自然风干。 当然,自然风干的效率十分低下? 而且很占地方? 两百多斤粮食摊开来也是很大一滩的? 对于陈新来说,他唯一能想到适合摊开这些粮食的地方就是连接避难所大门和内部的甬道。 几十米长的甬道是全硬化水泥表面,而且笔直平坦,把粮食摊开在那里的话,确实可以起到自然风干的效果。 不过那样的话,可能需要晾上一个星期才能让粮食达到干燥。 而且这里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避难所内部其实空气湿度是比较大的,虽然通风系统会让一部分水汽被排出去,而陈新最早建造避难所时安装的水循环系统也能回收一部分空气里的水汽,但因为有着种植温室的存在,植物蒸腾作用之下,空气湿度依旧相对较高。 所以这样晾晒确实可以让谷物脱水,但却并不能达到烘干机烘干之后的效果,谷物中依旧会有一定的水分,影响存储。 然而没有其他办法的话,也就只能这么做了。 不过在考虑这些问题之前,陈新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煮饭! 刚收的新米,怎么能够不煮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尝一尝自己辛勤劳动之后,收获的成果呢? 稻谷脱壳并不算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如果是已经烘干或者晒干的稻谷,哪怕是用手搓都能搓掉谷粒上的稻壳,让谷粒变成糙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