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实地调研-《官路红人》
第(2/3)页
随后,到矿渣池去看,这里的池子因为当初暴雨引发泥石流,大部分矿渣流进矿洞。李善淮说,“再新镇长,矿渣可用成分是什么,查出来了吗?”
“书记,我真不知。”杨再新笑着说。
“当初的警惕性来至哪里?”李善淮笑着说。
“书记,世上本身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特别是国与国之间。”杨再新说,“当然,灾难面前那是特殊状况,那是人性的光辉。平时的往来,不过是求利而已。”
“不错不错。国之谋,从来不能用善、恶来评判。利益当先,利益至上,这也是普世规律。自古就是如此,张仪、苏秦、白起这些历史人物,如今谁来评判?”李善淮也笑着说。
这样的聊天自然不会传出去,怎么说,不过是两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杨再新对这也不在意,不管自己如何说,李善淮也不至于放在心上。
到一定的位子上,修养必然会随之而至,要不然,心不能容物,又如何坐得到高位?
位高的人,必须有纳人容物之心怀,也必定要包容别人的对错、缺点,所以,想到高处就必须先修自身。
离开矿渣池,往另一条路走,这里的路虽然也可行车,但机耕道没法让车队通行。一行人便步行而走,杨再新陪在李善淮身边,边走边介绍怀仁镇目前刺梨种植的面积、荒地开发的情况,和涉及到多少村多少户。
汇报畅顺,完全不需要看数据,这让李善淮对杨再新的印象大为提高。
随后,话题转到长坪县与横折县的刺梨种植,两个县目前的情况,杨再新也非常熟悉,能够将所有的数据都随口报出来。
随着山势走,十几分钟绕过一坡,就看到前面连续几个坡被完全开荒。挖开后的山,与长满杂草、林木的山对比非常强烈。
就站在山坳处,不继续往前,杨再新说,“高村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一片是无矿区,村里将所有的山都规划了种植刺梨,足有几千亩。除了这一大片,另外还有些零星的坡地也挖了,整理出来。”
领导们看着前面坡地,记者和媒体的人,忙着拍摄、录制。有记者跑到更远处去,亲临坡地去找一些有用的素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