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主角是谁-《官路红人》


    第(2/3)页

    想一想,要让这所学校办出彩,那高考的成绩就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社会和管理体系就认可这一个东西,至于其他,你再多的成绩,都不会得到认同。

    那么,名师、优质生源势必为学校必争的东西。如何争?只能用钱来运转。给名师奖励,用优良的待遇、条件吸引名师。

    这也是国内最普遍的做法,杨再新觉得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达到目标。学校的建设时间有20个月左右,等后年的秋季开始招生,那么,在后年的春季之后,就必须开始寻找名师。

    办学资金从何而来?单靠国家的那点资金,基本运转都做不到,更不要提起他优惠条件。

    不过,县里和市里肯定会重视学校的师资问题,会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进去。然后,也能够从社会上化缘,找一些捐赠的做法来维持好最初的启动。

    过一两年,新畦食品的效益上来之后,学校的额外开销就不太担心。

    一路上思考这些,对校名怎么选到没有认真去想。他觉得,校名不是太重要的东西,一个名字或代号而已,学校真办好了,必然会传扬出去。

    到长坪县天才黑一阵,时间上还不到晚上八点。对于习惯过夜生活的人而言,都还没开始。

    同田洪君联系,知道他们在县正府等着。除了县里的几个人,主要是教育局和长坪县教育界有名气的人。大家对完全中学都很感兴趣,比较积极、主动。

    完全中学的建设,大家关心是好事,但如果都想对完全中学指手画脚,反过来说又是不好了。

    得知那边有十多个人,杨再新多少有些头疼。人多之后,一间更难统一,谁都想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压过其他人,如此,自己就可留名下来。

    教育体系里,不少人对“名”是比较在意的,为之努力和付出也比较多。但今天这情况,他又不得不过去,面对这些人的意见,并进行选择。

    田洪君虽然不到大门外来接,却派了正府办的人出来等着,见杨再新的车到了,那人便上前招呼,随后带杨再新进小会议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