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尊重创作者-《其实我只是想演戏》
第(2/3)页
方既明笑了笑,不觉得这有什么。毕竟就算一张专辑都录用了歌曲,最低不过是三十万的收歌成本罢了。即便是邀歌,也不过是给一首歌五万到八万,鲜少有给到十万的。十五万的天价歌曲,已经非常少见了,都是一些行业内的“老前辈”才能享受这个价格。
熟悉行情的三个歌手,都觉得方既明给“新人”的收歌价钱太高。
很多行业里通行的做法,都是给几千上万罢了,方既明直接翻了几倍收歌,这简直是掀桌子啊!别的不说,其他唱片公司怎么活?
要知道,做一张唱片,就算运营得再好,销量超过十万张才能赚钱。而一盒磁带,也才赚个一两块钱的样子。也就是说,你花那么多钱收歌,成本都回不来!这不是掀桌子,这是什么?提高了成本到三十万,起码唱片要卖出十五万张才算不亏本,卖出二十万张是勉强有赚。
不得不说,其他唱片对磐石唱片那是怨念颇深,他们都没办法享受“新人”红利了——不能压低成本出唱片,他们只能延长出唱片的时间!只有一些拥有大牌歌手,一二线歌手的唱片公司,才敢于制作新专辑!毕竟对于一二线歌手来说,销量突破二十万张不是问题。要是超常发挥的话,五十万张、八十万张都有可能的。
毕竟专辑这个东西,只要你有销量,灌制一盒磁带能有多麻烦?那都是钱啊!
“都是希望歌坛好。”
方既明感慨地说道,“只看重歌手,不看重作曲作词,这是不对的。写歌都不能养家糊口,还有多少人写歌呢?”
这却是行业之痛,国内歌坛每况愈下,与不重视创作者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一个歌手唱火了一首歌,除了行业内的人,谁会留意创作者是谁?
正如方既明所说,如果写歌都不能养家糊口,谁还写歌呢?这才是导致国内好歌曲质量下降的原因,大批写歌的人因为赚不到钱,所以转行了。这其实是国内歌坛的损失!
歌手什么的,固然稀缺。
但真正稀缺的,却是好歌。
毕竟歌手再怎么样,都是有一定数量的,能唱歌的大有人在。但是一首好歌,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二线歌手,大多都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写歌老师。因为这些歌手知道,写歌人才是最大的功臣。
这跟外行理解不一样,就拿粉丝来说,他们会以为全都是歌手的功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