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互助会的学生们成群结队返回学校,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七点。用过餐后,大家又在礼堂集合,当然是要开会了。 “如何积极响应全民动员的口号,当然不是我们头脑一热,操作着义体,拿着我们耕地的锄头和收割的镰刀,就一窝蜂朝公司打过去,那样我们就不是一支进步的队伍,我们是难民和乱军。现在我们得讨论出个结果,但因为时间紧迫,就不做大规模的辩论,而是先投票表决出可行的方案后,大家提议,添加细节。那么我们马上就要实践起来,不论是军事化的作息,还是基础的武器训练,都不能简简单单停留在口头上……” 民联体成立后,互助会的组织结构也逐渐完善起来,而今也不再是鼓山一中青年互助会,而是鼓山青年互助会,就职能上确实是升了级,所以学校里不止原本一中的学生,城里各个福利学校的学生也都有加入进来,人数也是扩张到了近一万。 原先的管理制度是平移过来了,不过也得作出适当调整,管理的级数增了一层,在纪管组上又加了个纪律管理大队,在原先的班长上增加了一个级长。 政治宣传的工作每天都在进行。 民联体需要有组织有纪律的公民,互助会培养有政治意识,有组织意识,有集体意识的新青年。 领袖的说法是这样的:长期以来的,联邦教育的去政治化是一种资本主义驯化人民的意识形态。 于是现在每个人都得补习。 学校里宣传小组画黑板报,也带着同学去民联体的文宣部帮忙,大家用红色油漆在工厂、办公楼、学校的墙面上写标语。 边宁带着一些同学去南郊的工厂领武器,工人们从山上砍来硬木,简单加工一下就做成木棍,一端套上铁质的钝叉头,看着像大号的晾衣杆。 这也是赶工的,边宁他们是半夜去领,灯火通明的工厂,造好的木叉就堆在露天广场上,工程灯在那边亮着,锯木的机器运作,嗡嗡的切割声,木料的香气,油料的腥味,学生们好奇地四处张望。 边宁去找工厂车队的负责人借了三辆运输车,就说是给学生们送武器的,等他商量完回来,发现几个男生正拿着木叉在工厂车床边排队。 听他们说,可以找工人师傅给木叉上印一个民联体的章,也就是山纹和鼓山市民联合体的字样。用专门的机器,嘭得冲压一下就好了。本来说是每把木叉上都要有,但因为是赶工,所以就来不及精修,木叉杆的底部还未打磨,整个也没刷漆,除了一股新鲜的木头香气,没什么好称道的地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