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三章 滔天(四)-《宁毅苏檀儿小说》


    第(1/3)页

    大厦的倒塌是突如其来的。

    武建朔十一年四月,决定整个天下局势最为关键的时间段之一。江宁大战正酣,远隔千余里外的襄樊之地,数十万的守军也仍旧在完颜宗翰的猛攻下苦苦支撑。

    自去年下半年双方的短兵相接开始,武朝在女真这第四次南征的猛烈攻势下,仍旧展现出了它雄厚的国力与深刻的底蕴。

    将近十年的隐忍与准备,即便失去了中原,却在江南建立起的更为繁荣的经济体系,支撑起了一副相对强大的巨人般的身体,在此后近一年的大战局面中,武朝虽然时有败阵,常居劣势,但浑厚的底蕴与源源不断的士兵数量弥补了败阵的损失,纵然长江防线已破,但支撑起江南骨架的几个重要支点却一直死守不退,在某些地方甚至形成你来我往的局面,令得孤注一掷而来的女真军队被拖在长江附近,久久不能南下。

    如果说这样的局面证明了武朝在总量上仍旧具备的巨大的实力,四月底的镇江事件,或许才深刻说明了武朝这巨人躯壳内隐藏的种种暗伤与矛盾。

    相对于十余年前的女真第一次南下,虽然在女真人强大的战力前武朝百万军队一击即溃,但这天下间的许多人,仍旧保持着曾经属于上国的尊严,战败了可以逃跑,投敌者却并不算多,战力即便不济,整个中原地区的反抗却是层出不穷。

    然而经历了十余年的酝酿与变化,抗金的壮烈更多的转向了伶人口舌、书生纸面上的悲壮,虽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靖平年间发生的事情一直是奇耻大辱,社会上抗金的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但在武朝中上层的实权人士、豪绅世家当中,与女真人有联系者甚至于投敌者的比例,已经大大增加。

    十余年的你来我往,一方面处于对立的状态,另一方面金武双方也在不断地加深联系。当台面上的力量对比变得明显,大部分聪明人便都会有自己的一番计算。到得四月底镇江的这场战斗,与其说是攻与防之间的对比,更多的还是双方综合实力的凶悍碰撞。

    这是与此前状况都不太一样的一场战斗,即便形于表象的不过是完颜希尹一次成功的用间与策反,但正常战斗的布局,在去年就早已有目的的开始,女真人对武朝的渗透,临安朝廷的人心惶惶,使这一切更像是宁毅破梁山事件的一次大规模的翻版。

    相对于信息传递的迅速,数万乃至于十余万军队的运动,每一个大的动作,都显得非常缓慢。四月中旬完颜希尹大军转向镇江,对于他这种孤注一掷的行为,各方就已经嗅到了不寻常的端倪,只是要跟上他的动作,武朝一方的各个军队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而在这过程中,众人又不得不堤防对方虚晃一枪的可能性。

    到四月十九,希尹开始做攻城准备,周围的军队才能确定整个动作的真实,朝着镇江方向围过来。

    二十二,希尹向镇江城内的君武等人送出离间的使者,同日向着镇江城内发出大量的传单,将参与此次守城者九族不赦,而首先献城立功者封万户侯的信息扩散开去,与此同时,也不断扩散着朝廷某某大员已投降女真的消息于证据。在这样氛围之中,当天下午,女真军队展开了全力的攻城。

    完颜希尹对于镇江的猛攻,也已经是孤注一掷,几乎所有大威力的开花弹被不顾一切地掷上城头,在轰炸的间隙中屠山卫不要命地对墙头发动猛攻。这个时候,镇江东南、南面已有二十余万的军队动身赶来,而在镇江城内,君武等人加大了军法队的执法力度,同时又对军中将领采取了一盯一的死守策略,攻城战开打之前甚至更换了每一支队伍的戍防区域。

    如果希尹攻城无果,他所率领的屠山卫,银术可、阿鲁保等人率领的数万人,都很有可能被大军包围,最终葬身在镇江城下,而即便惨烈突围,在付出重大的代价后,武朝人的士气将因此高涨,而女真人的第四次南征,便只能是到此为止的惨淡收场。

    女真人的疯狂进攻,加上守城者在此后九族不赦的宣言,给城内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令得守城者们的抵抗变得更为坚决。然而相对于攻城者,决定守城胜败的,并非是斗志最为昂扬的那块长板,而是只需要一个关键的破绽就够了。

    四月二十五,凌晨,破绽出现,一位名叫耿长忠小将领着他的少量亲卫发动了叛乱,在联系上女真人后试图打开镇江东面双角门,他的叛乱并未完全成功,然而女真人藉由内乱对双角门发动猛攻,占领城墙后开门,至此,女真人的军队自镇江东面汹涌而入。

    火焰于爆炸在城内肆虐开来,战斗在城内蔓延突进,女真士兵入城后士气高涨,但在不久之后,迎接他们的却也是守城军队的迎头痛击与竭力反抗。君武从大营里带兵出来,发动全城士兵对女真人展开抗击,同时组织城内百姓自其余几面的码头与道路上逃亡。

    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明白君武当时的心情,十数万人的抗击毁于一个人的软弱——当然,若是这人能扛得再久些,或许也有其他的软弱者出现。但在这天凌晨的黑暗当中,君武没有在这迎头痛击中倒下,他骑着银甲的战马,挥舞宝剑四处奔走,不断地发出命令,为士兵振奋士气、为逃亡的百姓指引方向。

    镇江附近的码头上仍有水军运兵船只、商船的停靠,太子府的官员们——包括闻人不二在内——试图劝说君武上船逃离已然无望的镇江,但君武直接拒绝了这样的劝说,他下令让水师载百姓渡过运河,以便城中百姓逃亡,同时令城南的守军为百姓打开一条道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