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对李景璇宠爱有加,一方面来自她的聪慧,善解人意,能够很好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深得他心;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其母亲的愧疚,想在她身上给予足够多补偿。 但对公主亲封这件事上,再往上推,历朝历代鲜有以名山大川作为封号。即便有亲封,也是在其出嫁时才会册封,并且赏赐汤沐邑。 他身为南唐皇帝,若表达作为父亲对女儿的爱意,似乎也只有通过册封方能显示出来。 “这件事,朕会考虑一下。”李世洵淡淡道。 蔡云培心中已然有数,继续奏道:“陛下,这前三甲名单还有异议?若无异议,微臣就去办理开榜事宜。” 在这份名单中,状元为楚逸,榜眼为杨俊,探花为温庭恺。 “这个温庭恺是何人?”李世洵问道。 “回陛下。温庭恺乃小楚大人的结拜兄弟,后不知何故,离开烟凌书院成为相王的门客。此人虽然相貌有点含蓄,但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才华出众,出手文章着实让人惊叹。”蔡云培如实道。 “你有什么建议?”李世洵问道。 蔡云培早已打好腹稿,沉吟片刻道:“陛下,小楚大人贵为天朗将,虽不在朝廷体制之内,但也算是位极人臣。小楚大人此次参加春闱,本就成为众人关注焦点。而且,许多人都睁大眼睛,看着状元之位究竟花落谁家?” “哦?他们如此关心状元是谁,居心何在?” 蔡云培知道他揣着明白装糊涂,“陛下有所不知,小楚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他们的心弦。他们无非是想用这个结果去论证之前的判断。” “什么判断?”李世洵冷声道。 “恕微臣斗胆,本届春闱状元推荐为杨俊,榜眼为温庭恺,小楚大人为探花。如此安排,恐怕会让他们大失所望。但对陛下而言,这样却是最好结果。”蔡云培有意回避这个问题,直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李世洵微微笑道:“爱卿考虑事情全面,朕不及也。” “能够为陛下分忧,也是微臣应该做的。” “就这样定吧。另外,杨俊和温庭恺安排入翰林院,楚逸暂时让他赋闲在家,朕另有他用。”李世洵安排道。 “是,陛下。”蔡云培拱手道。 出了御书房,蔡云培心中的大石头落了下来,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 这次幸不辱命,公主殿下的嘱托都一一落实下来。 接下来,就是等着放榜。然后,自己就可以坐在自家院中晒着太阳,喝着暖茶,让他们再去费劲心思猜测陛下真正用意。 偶尔当回棋手,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蔡云培忍不住哼起小曲,脚步轻盈地朝宫外走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