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衙门停摆,百姓无望-《我真不是谪仙人》


    第(3/3)页

    “大人,这好办呀。这帮人不是都怕死嘛,咱们不怕呀,这县大衙正常开,县老爷正常做。如果他们不来,按照律法,就地革职。反正这次过来,陛下应该不会具体过问这些小事,全凭公子做主。这帮人清除之后,再以公开聘请的方式,从城里找愿意干事的年轻人,给钱给官职,还怕他们不来。另外,咱们带来的那些兄弟,也借助这次机会进入县衙,这样后面好办事。”孟月半一股脑说了出来。

    楚逸嘿嘿笑道:“大师,您这个师爷还是很够格的嘛。”

    “为大人效力,不仅要够格,还要站高看远,做到未雨绸缪!”孟月半自我标榜起来。

    “师爷,那咱们就进去吧。”楚逸说着,右脚猛踹大门,“哐当”一声响,大门大开。楚逸在前,孟月半在后,两人堂而皇之走了进去。

    他们前脚进去,后脚就有躲在暗处的人离开,各自回去禀报。

    “看来,盯你的人不少啊。”孟月半笑道。

    楚逸不以为然道:“无所谓,已经习惯了。”

    半个时辰后,楚逸和孟月半便把整个衙门都走遍看遍,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二人来到大堂,一眼望去,就是那金灿灿的四个大字:明镜高悬。

    “据说,世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说的就是这个‘明镜’。可惜呀,这都是写给无知百姓看的,这些当官的,哪个不搜刮民脂民膏。”孟月半感慨道。

    楚逸苦笑道:“这个世道,盛世也好,战乱也罢,受苦的永远是平头百姓。”

    “公子对百姓爱之深切啊!”孟月半好奇道。

    “如果王朝是船,百姓是水。那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没人不懂,只不过难以做到吧。”楚逸走到正中央的公案前,低头看着桌面上摆放的物件。

    惊堂木、签筒、印盒、印垫放在印架上,印盒空空如也,不知道上任知县的官印落在何处?不过,这次过来,吏部已经重新给他七品县令的官印。

    楚逸取出官印,然后放在印盒之中。

    印架子旁边,摆放着红黑两个砚台,里面的墨早已干涸。旁边的笔架上悬着朱笔和墨笔,签筒内分别置红头签和绿头签。按照规定,绿头签是捕签,用来捕人的;红头签是刑签,下令动刑的。按规矩,红头签每签十板,多以杖臀为主。

    楚逸轻轻坐了下来,右手拿起乌黑的惊堂木,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遍及全身。

    因为,他已然是一方父母官。为官者,自然要心里装着黎明百姓。可现实是,古往今来,为官者,多数为了头上这顶乌纱帽。

    此时,他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念头,手中的惊堂木狠狠拍下去,然后威慑那些魑魅魍魉,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公子,这惊堂木也是有说法的。皇帝用的惊堂木叫“震山河”,用它击案板以显赫皇威;丞相用的惊堂木称为“佐朝纲”,表明身份,振兴朝纲。依我看,都是忽悠人的,全他娘的屁话。”孟月半嘲讽道。

    “倘若这惊堂木,震醒他人同时,也能震醒自己,那也未尝不可!”楚逸喃喃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