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鬼见愁心中大惊,原来自己的对手竟然是上古妖兽饕餮的分身,这分身就如此厉害,本体那还不逆天了啊。 “恳请前辈斩妖除魔!”鬼见愁立马跪下拜服。他没想到斩仙符中还隐藏某位仙人的一道意识,这可让他喜出望外。说不定,有机会还能从这位仙人那获得一点仙缘。 中年道人看了他一眼,转而把目光落在楚逸的身上,他越看越觉得震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感悟一丝道来。 何为道? 天地大道,分无数支流,衍化出如今的大千世界。 能够悟出自己的道,那便是踏入一条分支河流,如此就有机会摸索到那源头之水。 “没想到,千年之后魔门还有这样极为出色的年轻一代。如果任其发展壮大,必然对我玄门产生危害。”中年道人心中权衡起来。 “你务必斩杀此人。”中年道人冷声道。 鬼见愁心中大喜,忙应声道:“是前辈!” 虫姐内心虽有恐惧,但它也清楚,眼前这位大能修士不过是一道残留的神识,并不是分身,更不是真身。 虫姐用余光看了一眼楚逸,然后下定决心,护住他的安全。 “你,你,得,死!”虫姐一字一字道。 “你不过是饕餮的一具分身, 即便是本仙尊的一道残留神识,依然可以将其斩杀。”中年道人语气之中充满了自信和傲气。 话音方落,黑色潮水朝那中年道人席卷而去。 “雕虫小技!” 中年道人右手轻轻一指,一股强大的力量瞬间将迎面而来的虫潮辗压,“轰隆”几声巨响,虫潮瞬间消散。 虫姐连战二人,被楚逸的水火和鬼见愁的符箓已经消耗了大部分的虫潮,它的实力已经不再之前的巅峰状态,想要打败这道神识确实有极大的难度。但它心里也有了新的盘算,如果能有机会吞噬掉这道残留的神识,那它就有机会完全蜕化成人形。 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样的大能修士神识,是可遇不可求。 想到这,虫姐心中畏惧渐渐消散,转而是充满了浓浓的战意和渴望,它太想要这道神识了。只不过,它还是担心陷入禅定状态的楚逸。如果稍有不慎,楚逸必然惨死在鬼见愁的手中。 再说楚逸。 此时,他隐约摸到一丝达到“色彩抹净”的路径,但始终处于朦胧的状态,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 他又回想起空灵岸中,那个中年书生的那番话:人心如镜,照山是山,照水是水。但因尘世懵懂,又或浮尘所染,镜中所见,面目全非。是谁,不是谁,谁又能说的清,道的明? 人心如镜,又因尘世懵懂,又或浮尘所染,镜中所见,面目全非。 面目全非,或许是沾染太多色彩,便有万般不清净。 按如果倒推过来,若要清净,就需色彩抹净,也就是擦去浮尘。而浮尘又因人心被外界诱惑而产生。那么,扫去心中浮尘自然便将心从外转向内,追求内心的自我。 世人多少心向外求。而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唯有心向内求。 如此说来,要做到色彩抹净的唯一道路,那就是“莫向外求,但从心觅”。 七级浮屠塔内,“阴神”楚逸缓缓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非相者,“无相”也。如来者,一心也;若见本心从本以来寂灭,与如来无二,即是见如来。是故,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刹那间,楚逸识海掀起惊涛骇浪,八个小篆金子,闪闪发光:“境随心转,莫向外求”。 境随心转,那便相当于掌控了部分的天地法则,可呼风唤雨,可电闪雷鸣,可搬山倒海,可撒豆成兵......这就是仙人的神通。没有花哨的口诀,绚烂的色彩,只是简单,简单到极致,能够做到返璞归真。 莫向外求,那是追求本心。若见自心自性,则一切本自具足、清净、平等、不动、不生不灭,故而达到“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的超凡境界。 一个是道,一个是佛。 却在刹那间,融合在一起,竟然没有丝毫的相冲突的地方,是那样的和谐与安详。 直到此刻,楚逸才意识到,所谓的道佛其实并不是两家单独隔离的法义,而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被人故意割裂开来,产生两种不同教义,并且在修道途中形成门派之见。 道佛如此,道魔亦如是如此。 这天底下万物,都逃不脱天地之间最底层的运行规律:万物归一。 他实在没想到,那次无意中闯入了空灵岸,中年书生和中年和尚自顾说的那番话给他如此大的启示。 这难得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楚逸暂时抛开这个困扰他的疑惑。其实,从他进入京都那一刻起,他对自己就有了棋子的想法。当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太过梦幻,太过不真实,那就必然有其用意。 如果,他现在是棋子,那么就必须拜托棋子的命运,成为与下棋人可以并肩的人物。唯有,方能在这世间生存下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