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暂时蒙混过关-《狗头大军师》
佛门的念法类似于道家的法术,是一种独特的神通技艺。一般的佛门弟子根本没资格修习,甚至听都很少听说过。江湖上听说过佛门念法的人,也是少之有少。就算偶尔有见过的,也大多是将其当作佛门的独门法术之类,而并不知道这种技艺在佛门内的真正名称。
所以单是能知道“念法”这个名字的,就绝对跟佛门大有关联,对佛门的了解很深,更别说像吴平这样还能准确地一口叫出法藏刚才所施展的乃是其地论宗的“大威天龙念法”了。
因此对于吴平那个“机缘巧合,偶然学过”的借口,法藏是半点不信,此时对吴平不禁大起兴趣。
吴平对于法藏的怀疑与疑问,则是没有回答,闻言只是哈哈一笑遮掩过去,然后便转移话题地指着罗月向法藏介绍道:“这位是我家主人,罗月小姐。”
“罗小姐!”法藏闻言,也是同样对罗月颇感兴趣地重新大量了一眼,称呼了一句。
“法藏大师!”罗月向法藏行了一礼后,看向后山刚才那由法藏的大威天龙念法所形成的金龙炸裂之处,问道:“不知刚才那只狐妖,可是伏法了?”
法藏一听,忍不住眉头更加紧皱,然后十分可惜地摇头长叹了一声,说道:“没有,这狐妖十分狡猾,被其使了个假身术骗过,真身已经逃了。”
说完一顿,他立即问道:“不知此处刚才到底发生了何事,那狐妖是为何而来?我刚才只是远远闻到了这狐妖身上的妖气,但具体的经过与情形,却尚还不知。”
罗月听罢,立即转身指向勾陈,向法藏介绍说道:“不如还是由陈庄主来说吧,他才是这座翠柳庄的主人,我们主仆只是路过此地借宿,在此作客,不好越俎代庖。”
勾陈闻言,见罗月把他推了出来面对法藏,也不好再继续避着不接话。他当下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住心中的紧张后,向眼前这位佛门地论宗的法藏和尚微微一笑,行礼道:“在下陈子虚,见过法藏大师!”
“陈施主有礼了!”法藏闻言,仍只是保持单掌当胸的动作淡然回礼说道。
勾陈并没过来,还是站在凉亭外说话,也是为了方便万一真不小心被法藏识破苏云秀身份的话。他们离得远一些,更能拉开距离,有更多应对与反应的机会。另外也是怕离得近了后,更有可能被法藏发现苏云秀身上不对的地方。
毕竟刚才胡仙儿能够发现苏云秀身上的不对,也是因为走过来离得近了后,才闻出苏云秀身上残留的帝流浆气息与味道。有前车之鉴在此,他自然也是不敢让苏云秀离法藏太近。谁知道这和尚的鼻子是不是也跟那只狐妖一样灵敏?再说这和尚刚才的话里,可是说了远远就闻到了胡仙儿身上的妖气,这才能够识破与发现胡仙儿。
这就说明了,这和尚的嗅觉也是同样十分灵敏,一点儿不差。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他对妖气的分辨更加敏锐。而他本身并非妖怪,则有可能会对帝流浆的气息不够敏感。勾陈也是十分寄希望于此,希望这和尚对帝流浆不够熟悉,分辨不出来。
但无论如何,他是不敢让苏云秀离这和尚太近的,离得远什么都闻不到,那才是最好。
此时跟这和尚接话之际,勾陈也是一直紧盯着法藏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生怕这和尚忽有异动。眼见法藏此时仍跟之前的表现一样,并没特别在意他,而且也并没有多盯着他身后的苏云秀看,立即便让他稍微松了口气,觉着在法藏面前蒙混过关的机会更大了些。
稍松了口气后,勾陈立即指了下自己身后的苏云秀,向法藏抱歉地道:“这位是拙荆,刚才被那狐妖现形受了惊吓,便不跟大师见礼了,还请大师见谅!”
苏云秀刚才倒确实是有被胡仙儿的忽然变化与现形给惊吓了下,但也就是稍微受惊,却还远远不到不能跟人见礼的地步。勾陈是以此为借口故意这般说,好以此避免苏云秀与这法藏的面对面。不必面对面,也就更加减少了两者接触,让法藏更加不容易发现苏云秀的不对。
法藏闻言,却是也没强人所难,立即从善如流地说道:“无妨,出家人一向与人方便。”
勾陈一听,又不由再次松了口气,然后便抬手向苏云龙招呼道:“龙教头,夫人刚才受了惊呼,你先护送夫人回房。”
“是。”苏云龙一听,自然是立即答应一声,连忙大步走了过来“护送”苏云秀。
苏云龙也清楚苏云秀的真正身份,所以自然也是明白眼下勾陈所做这一切的用意。他心里也是同样十分担心,生怕这个地论宗的法藏和尚有可能会识破苏云秀的真实身场,要当场斩妖除魔不可。
好在目前看来,法藏似乎还没发现苏云秀身上的不对,也没对苏云秀这个“受到妖怪惊吓”的寻常“弱女子”生出什么特别兴趣。既然如此,勾陈有交待,那自然是要趁机借此带苏云秀更加远远躲开这个法藏。
在苏云龙过来,“护送”苏云秀回房往大厅方向走去的同时,勾陈便立即抬步往法藏的方向走去,拉近与法藏的距离,同时也是借此让自己吸引法藏的注意力,别让这家伙的注意力转移到苏云秀身上。
法藏眼见勾陈送走其夫人后便向自己走来,也果然是把注意力都基本放在了勾陈身上,并没多做理会那位正由护院武师教头“护送”离开的“受到妖怪惊吓的庄主夫人”。
勾陈穿过凉亭,走到凉亭另一边后,距离法藏身前有五、六步远处站定,然后又抬手向法藏略施了一礼,转身指了下身后的凉亭,说道:“刚才是我在这凉亭内抚琴,然后便不知为何吸引了那狐妖前来,说是喜欢我弹奏的曲子,因而被琴声所引,也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