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继续往下看,转场画面依然秀飞,花开花落,红豆破荚而出,毛毛虫破茧成蝶,画面精致唯美就算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蝴蝶的翅膀是剪纸,剪纸!请问做到了这个地步,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尖叫? 时光流转,当年的六娘已经是落落大方,相遇时的一次回眸,两人害羞却闪耀着光芒的眼中只有彼此,不需要任何的言语,六娘掩饰挡脸的团扇上的蝶恋花就如画龙点睛般的精髓——两情相悦。 但现实并不那么美好,离别时的一滴“红豆”,一车雪梨,一只高高举起最终轻轻拍下的无力之手,一声若有似无的叹息,一堵高墙一扇木门,隔开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看得让人眼眶红红。 待我金榜题名,许你十里红妆。怎奈何,雪意寒凉,待我归来时,你却嫁作他人妇。 如此丰富的故事内容,用这种浓缩到极致的语言,含蓄的细节表达在几分钟内一一进行了刻画并深入人心! 就是这么一个传统朴实的故事,却让观众们都陷入了一种复杂难明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原以为自己早已经见惯了各种故事套路,不可能会被这么简单的剧情打动,可它就是做到了,这就是意境的高明之处了。 看这部动画每个人心头都会想用一句话来形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意境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多的只是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感受,你说有就有喽,你说没有就没有呗,很难讲的清。 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真的不是吹出来的,细节做到了就连六娘家门前的对联都是随着剧情进展有所变化的。 少年时:“传业诗书得真趣,开意花草生远情。” 成年时:“花落为添疏鱼影,柳飞欲伴春燕归。” 出嫁时:“巧借花容添月色,欲逢良夜度春宵。” 这份营造意境的功力,就想大声问一句:还有谁! 热闹的鞭炮声中,六娘出嫁,桐儿赴京赶考,过往的片段闪回!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琉璃梳子抚青丝,画心牵肠痴不痴? 何为非我不嫁?不过是儿时错话。何为白头偕老?不过是年少霎那。 观众们的眼泪已经快控制不住了,当耳边再响起清澈的童声合唱: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观众们现在算明白为什么叫《中国唱诗班》了,但那似乎都不重要了,天籁童声让人浑身都是鸡皮疙瘩,泪腺瞬间炸裂,眼泪夺眶而出!就如绝提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泪目!” “看哭了!” “啊啊啊啊啊啊!!!!!” “救命啊,眼睛进了好多红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