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全国三十七条院线的代表全部到齐! 排片没问题,给足你们面子,除非电影真的不行,届时再考虑其他的。 这就是用脚投票嘛,合情合理,通过! 那苏落请这些院线代表来谈什么? 谈分成! 老子缺钱,分成那就得好好聊聊了! 电影票房像一个蛋糕,电影公司和院线在切蛋糕的时候斗智斗勇,谁都希望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一般来说,分账模式就三种,第一种是,国内现在用的固定比例分账模式。第二种是影院会支付一笔费用给制片方买断影片,然后这部影片的全部票房都归影院所有。第三种嘛,就是好莱坞最流行的阶梯式分账模式,首映周给电影制作方90%,后面我们60%70%的,具体如何自己谈。 电影产业最早的时期,电影公司说了算,我要票房的90%,给你们10%,其他的你们顺手赚点爆米花和可乐的钱就好了。 因为那个阶段是卖方市场,货少买家多,供不应求,院线没什么话语权。只是这样时间一长,电影公司这么赚钱,大家都来玩了,电影作品一多,那就是货多买家少,供大于求了。你电影公司还用这种霸王条款?后果就是21世纪初大批院线破产倒闭,你电影公司赚钱去吧,没人帮你销售,我看你怎么赚! 电影公司数量暴增,电影作品暴增,同时大批量的院线破产倒闭,这个时候就是买方市场了。院线开始占据话语权,90%?成交!我们院线90%,你们10%,就这么愉快的决定的!什么?你不愿意?那你找第二家吧,我们和别的电影公司谈,不是只有你有货的。 双方斗智斗勇的最后,终究会达成一个平衡,博弈论上叫纳什均衡,双方都利益最大化,完美。 而现阶段国内的情况是,总局规定制片方原则上不低于43%、影院一般不超过50%。对于国产买断影片,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电影公司与影院的分账比例。 注意,是原则上。 总局还补充了一句:电影、影院行业利润水平的高低与票房分账水平密切相关,而各环节之间具体分账比例的确定主要视供求关系、影片质量、档期和类型等市场因素而定。 那就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了呀。 现在是什么情况? 卖方市场! 既然这样,苏落能不和他们好好聊聊?不然我费那么大劲宣传干嘛,梦工厂所有部门的宣发集体出动,所有人脉关系都用上,不就是想多赚点么。 “妞我要泡,钱我也要赚!梦工厂要70%的票房分成,给你们30%,不过分吧?” 苏落拍着桌子嚷嚷着。 能到这里来,无非都是为了赚钱嘛,只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