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话音刚落,在县城经营山货批发的赵正良,也适时插话道:“阿峰,你要真有货源,山货跟冬笋这些东西,我也可以大批量收购,价格一定公道。” “嚯,老刘,这事你能忍?老赵这是当着你的面抢生意啊!” 坐在旁边喝茶的李义维,也笑着鼓动了一番。结果很显然,除了换回几个白眼,刘耀阳跟赵正良都没理会,而沐正峰也很直接道:“山货数量肯定不多,冬笋可以考虑!” 虽然只在自家竹林试着挖了一下,可沐正峰依然能感觉到,今年冬笋产量应该不低。自家竹林冬笋长势喜人,那么周边的竹林,想必今年也会出不少冬笋。 相比春笋,有竹林的人家,大多都只少量采收。冬笋的话,愿意花时间挖的人也不少。至少沐正峰相信,只要价格有利可图,阿舅那些人都会天天进山的。 本身就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刘耀阳又怎么可能拒绝呢! 等到弟妹们午休结束,被沐正峰叫醒开始离家上学。望着结伴离开的几个孩子,众人也觉得沐正峰真不容易。明明自己还是少年,却扛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想到时间不早,刘耀阳甚至主动询问道:“阿峰,老实跟我说,你家还有多少野生的甲鱼?要是你这药膳有效果,相信到时预定的客人一定不少。” 听到这话的沐正峰,也是笑笑道:“阳叔,我家剩下的甲鱼真不多,应该还有不到四十只。不过,这些甲鱼都是三斤以上的,用来做药膳最为合适。 实际上,甲鱼越大,做出来的药膳滋补效果越好。如果实在吃的人多,你也可以买些养殖的甲鱼。只是养殖的甲鱼,份量也必须在三斤以上,小的就没什么效果。” 一听这话,刘耀阳也苦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市场卖的那些养殖甲鱼,大多都是一两斤大小。要买三斤以上的养殖甲鱼,估计还真要花些心思啊!” 关于甲鱼药膳的定价问题,刘耀阳没说,沐正峰也没问。可两人都清楚,沐正峰不会免费提供药膳配方。而刘耀阳,也做不出那样的事。 可眼下药膳效果如何,还有待回去体验感受之后才知道。真效果不错,相信后续订单也会有不少。等下次送甲鱼时,再跟沐正峰私下谈也不迟。 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至少刘耀阳知道,沐正峰知道的药膳配方,应该不至一道。如果明年饭店想搞特色,推出高档滋补药膳,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别看百林是国家级贫困县,可城里有钱人依旧不少。对这些人而言,有钱要怎么花呢?无非就是吃喝玩乐,能滋补养生的药膳,花点钱尝尝又何妨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