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了索尼、松下,美国的霍尼韦尔在监控技术上也非常先进。你可以让她多了解一下霍尼韦尔。” 两个人随意聊了几句,许伟又说道:“十七厂我的那个同学姓胡,名叫胡彤华。他是我高中同学,京大研究生毕业。” 许伟开车很稳,这和性格有关,他似乎天生就是当官的料,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信任感。 许伟又介绍道:“他在十七厂主要负责技术这一块工作,曾参加过909项目的设计。” 顾平笑道:“国家每年要花巨额外汇购买集成电路,而且,在可见的未来,对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想必会不断加大对芯片领域的支持力度。只不过,我们落后的太多了,特别在制造端,涉及到材料、工程、物理、化学、光学等方面的长期积累,我们的积累远远不够。” “所以啊,你光有这样的雄心是不够的。我倒是看好你说的拿来主义,通过购并海外成熟企业,得到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但是,欧盟和米国对我国的高技术领域限制很严,如何突破这个壁垒是一个难题。” 大约二十分钟后,车子驶入东海第十七电子厂。 许伟、顾平来到胡彤华的办公室。 东海第十七电子厂是东海市电子制造行业的大厂,但副厂长的办公室却很普通。 一张宽大的办公桌,上面摆满了书籍、资料。 一套看上去已经用了多年的真皮沙发摆在办公室的东南角。 许伟进门就伸出手,说道:“胡厂长,打扰你了!” “许处长!”胡彤华快步迎上前,和许伟握了握手,又笑道:“你看,这样客套多不习惯?还是称小胡、小许来的亲切。” 许伟拍拍老同学的手背,看向顾平,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师弟。顾平,这位就是胡厂长。” 顾平一点也不拘谨,上前一步紧握胡厂长的手,道:“胡厂长,我听师兄多次提起你,久仰了。” “年轻有为啊!”胡彤华没想到顾平这么年轻,电话中听许伟说要带个师弟过来,以为是研究生。 “胡厂长,您也年轻着呢,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您这样的俊才。” “小许,小顾,坐沙发上谈。”回头对着对面的办公室喊一声:“小刘,拿两瓶矿泉水过来。” 过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子,是厂办的工作人员,拿了好几瓶矿泉水进来:“胡厂长,打扰了。” 顾平站起来,说道:“谢谢!” 接过矿泉水,一人一瓶,分给许伟和胡厂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