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一事方平,再起防腐律之议-《仙宋》


    第(2/3)页

    此言一落,刘行转身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随即向众人讲述起晁文则的行径来。

    科举通试,是北朝新法中革除旧制、推陈出新的一种全新职。与其说是负责考试的。事实上更多像是从前那种保荐机制。

    按照新法所定,凡是各地州府官学中学习成绩优异、且有独特与独立见解,或是有一技之长变得学生都可以直接递书六大书院。

    只要他们的文章能够对某种政务、时局或是技术提出积极、良性建议的,而不是一味批判、只能骂人却做不出事来的人,都可以优先给予通试资格、免除科举过程。保送进入六大书院或从预科、或直接入学去深造。

    这是一种连胡安国等儒林大家都拍手称快,积极支持的新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从民间去挖掘有潜力、有才学、有特长的好学生,来为北朝储备人才。这是一种真正做到了“不问出身,只看头脑,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种好事推行过程中,晁文则却做出了令人作呕的事情来。

    就在几天前,成都府有兄弟三人,因其家中是铁匠世家而精通冶铁之术。

    三人一起根据从长辈那里探问出来。原本是一家独有绝技的东西分别写出了三种不同方向、关于提升冶炼与制铁工艺改进的文章来,又一起递到了科通司去申请进入京师大学堂刚刚开设的矿产系深造。

    结果呢?明明人家那是拿自家独门绝技献出来给北朝发展做贡献,写的东西也是面面俱到。可是呢?偏偏那三个孩子的父亲,当年曾经因为几亩地的事得罪过晁文则。

    于是乎,晁文则先是给成都府的学政施压,告诉人家:粗制滥造的东西,不值一顾的东西你不要再为其转呈他处,我给否了。

    成都府的学政一听这番话,心底里当然害怕呀!官大一级压死人不说,晁文则也是胡安国曾经的学生。论起来还是刘行的儒学师兄,他可得罪不起呀!

    于是乎,那学政妥协了,就把那三个孩子的文章引回、封存了。

    那三兄弟等呀、盼下。迟迟不见汴京的回复、更不见京师大学堂的录取函。最后只能跑去堵住那个学政,想要问个究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