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包拯、陈世美?” 耳听到刘行这番顶撞之言,那宣徽使顿时愕然。 他环顾左右之后,望着刘行道:“刘太傅,包侍制确实是清官、严于执法的好官,可是陈世美是何人呀?为何您要以此来拒这一桩大好的婚事呢?” 一见宣徽使如此惊愕,再看到连慧了在内的所有人也全是一面讶然,刘行心中猛地惊醒:我去了,小爷忘了那陈世美只是戏曲里唱出来,不是真正生活在宋朝的人。 如今这一时情急之下,竟然将一个本不出现在宋朝之人、与包拯根本不在同一个时代的人给搬出来拒婚,是要闹多大一个乌龙呀! 刘行为何会自己先想到这些呢?那是因为曾经在千年以后,出于好奇在包黑炭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大火的那些年里,刘行曾经各种渠道找了很多资料琢磨过包拯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当时的那些东西七拼八凑一看之下,刘行才知道包龙图是好官、是清官,但绝对没处理过“狸猫换太子”那个案件。而陈世美贪图富贵、抛妻杀子的事,更是在几百年后异族王朝统治中原时为了戏剧噱头加到包拯身上去的。 那么历史上的铡美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根据当时刘行找到的资料显示,真正的陈世美应该是个鞭子朝的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湖北均州人,出身于仕官之家。 清初游学北京,后来考中了进士。初任河北某地知县,后因得鞑子皇帝赏识,升为贵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参政。 在贵州为官时,同乡同学来投,谋取官职,他多次接待。并劝以刻苦攻读以求仕进。后因来投者日多,难于应付,乃嘱总管家一律谢绝。 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梦蝶,昔日与他进京赴考时曾以钱财相助。因遭总管家回绝顿生报复之心,遂将社会上一些升官发财、忘恩负义而抛妻灭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编成戏剧《秦香莲》,在陕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世美第八代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 一般地方和一般人看此戏并不把它当真,可是在均州陈姓居民一向认真对待此事,说这个戏冤枉了好人,因而愤愤不平,不许在均县上演陈世美的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