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大儒和龟公2-《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2/3)页

    他背着手踱步一圈,道:“不知娘娘为何有此一问?”(倭仁是蒙古八旗,私下场合应该自称奴才,不过他是同治的老师,自称奴才就不合适了。)

    慈禧道:“哀家听说,那明贼于海外炼钢,并将此为功绩上表于报纸,昭告天下,故而有此一问。”

    “立国之道尚理义而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明贼误入歧途矣!”

    倭仁捻须笑曰,“明贼不以孔孟教化为先,必受其祸。至于些许钢铁,也不过一州一府之数。先帝崩时,臣为宣恩官去朝鲜,便是那样的贫苦之地,每年所得之铁,也有百万斤,娘娘无所虑也!”

    话锋一转,倭仁又道:“明人好做大言,洋人虽然粗鄙,但也正是因为粗鄙,他们的军队都是一些浮海而来的骁勇好斗之徒。”

    “我大清只需内修德行,外结恩义,便可教化洋人为己所用,故而,娘娘您这边得抓紧啊!”

    慈禧点头道:“此事哀家已经知晓,不过事关重大,言不可入他人之耳。”

    “今日就议到这儿吧,哀家乏了。”

    说罢慈禧便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起驾回鸾。

    回到储秀宫,底下的人已经为她准备好俭朴的120多道午膳。

    慈禧点起一支饭前烟,正要吞吐一番,忽然看到被自己派出去继续收集情报的李莲英正鬼鬼祟祟地朝暖阁内探脑袋。

    李莲英虽然年岁小,但为人机敏,手脚麻利,是慈禧仰仗的人。

    慈禧知道李莲英去而复返,必然有什么大事。

    果然,一出暖阁,李莲英便连忙道:“主子,奴才从外头打听到一件事儿,那朝鲜使臣正在总理衙门向恭亲王哭告,说是法国人借口征讨日本,强占了他们一处港口。”

    “奴才想,这朝鲜可是首藩,又挨着咱大清的龙兴之地,可不能让恭亲王借机生事,所以特地来禀告主子!”

    “法国人!”

    慈禧眉头一皱,本能地就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大清国除了他鬼子六,真没人愿意和洋人打交道。

    慈禧更是如此。

    真要让她和洋人困告,她还真得闭上眼睛,抽上几根压压惊。

    不过紧接着慈禧眼睛一亮。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大清最好是和洋人无有往来,但如今不是琢磨着借师助剿嘛!

    四年前,朝廷拿出半个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换取俄国人保护我大清免受英法侵扰海参崴等北海(日本海)沿岸之苦,效果非常不错。

    如今如果能用半个朝鲜去换法国人出兵灭明……

    东北可是祖地,朝鲜只是外藩而已,此事大有可为啊!

    “小李子,你去取皇帝宝印来。”

    慈禧吩咐道,“这借师助剿之事怕是就落在这法国人身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