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德武八年、九年,即西元1870年、1871年,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前两年,在后来被一部分西方近代史学者们称为“庞贝的前夜”。 这种略带绝望的,且充满西方中心论的称呼并不被世界主流史观所认可。 但客观来说,“庞贝前夜”的形容还是很贴切的。 东汉建初四年,西元79年,亚平宁半岛上的维苏威火山爆发,象征着西方古典文明的庞贝古城一夜之间,被厚约5.6米的火山灰毫不留情地从地球上抹掉了。 而德武八年至德武九年这两年的和平时光,就仿佛史庞贝覆灭的前夜,宁静,寂寥,却暗涛汹涌。 凤都,明皇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白头海雕拉垮的,孱弱的叫声拉开了新一天的序幕。 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猛禽,在这个时空失去了明利坚国鸟的地位。 在德武八年七月举办的大明国鸟投票中,丹顶鹤以超过七成的支持率成为了大明的国鸟,紧随其后的红腹锦鸡与绿孔雀的支持率都与之相差甚远。 在后世,共和国内部讨论国鸟问题的时候,丹顶鹤以其浓郁的中国底蕴和美好的人文寄托,也是当时最热门的候选鸟。 只可惜,那是一个西方占据世界绝对话语权的年代。 丹顶鹤的英文名和拉丁名都是日本鹤,这是无知的西方博物学家出于傲慢而胡乱取的。 这样的外文名字,使得丹顶鹤成为中国国鸟此路不通。 而剩下的红腹锦鸡虽然漂亮,但若作为国鸟,终归差了些火候。 好在对于大明来说,完全没有这样的困扰。 虽然目前西方的博物学家依然将“japanesecrane”,“grusjaponensis”作为丹顶鹤的名字。 但, 谁在乎? 反正朱富贵不在乎,大明的老百姓也不在乎。 丹顶鹤多漂亮,多优雅,还与吉祥长寿相关联。 关键丹顶鹤在优雅之中不失武德,是一种战斗力强大的大型鸟类,猎杀战绩卓越,杀伤力不逊于许多猛禽。 这很符合大明的风格。 当然,丹顶鹤的叫声也很有仙气,比白头海雕好听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