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是因为明国工程师实地考察后,认为英国设备的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明国标准,生产的产品无法无缝衔接明国工业网,必须升级改造,从而没有立刻复工复产而已。 可以说,英国在远东投入的金钱,非但没有成为射向明国的子弹,反而成为了明国的战利品,变成明国海军射向帝国海军的鱼雷! 这一切都怪台上这个胖子,他是主导帝国远东计划的负责人,满嘴火车的赛宾斯·丘吉尔! 老丘吉尔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他登上讲坛斜坡,走向演说的位置。 面对着黑压压的人群站在那里,面色冷峻而严酷,双目凝视前方。 老丘吉尔扶着讲台,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点了起来。 顿时,会场中响起了不满的声音。 但丘吉尔却恍若未闻,而是淡淡的说道:“古巴雪茄,先生们,珍惜它的味道吧,很快,伦敦城里就买不到任何一支古巴雪茄了。” 他的眼睛在大厅里环视片刻,看着坐在前排的带着鸟嘴面具的维多利亚女王、内阁成员、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和法、俄、奥、比等国的外交使节,然后抬头望望座无虚席的楼厅观众席。 在那里,伦敦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晨报等等著名的大报社的记者正拿着笔,准备速写。 丘吉尔知道,他们不会漏过自己这个大英首先的任何一个词语。 此外还有新成立不久,但已经大获成功的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即bbc电台的记者们。 那些笨重的录音设备早就放在了讲台边上,他们已经得到授权,向全伦敦的市民直播这场关乎大英帝国命运的演讲。 在帝国国家信号广播塔可以覆盖到的范围内,购买的起收音机的小资产阶级与小贵族们,都在等待广播里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 “女王陛下、议长先生、上下两院各位议员先生: 就在昨天,明国海军袭击了我们派往新大陆主持正义的军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对于为国捐出生命的年轻人们,我谨代表内阁全体大臣表示遗憾。 大西洋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片海域,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海权之说。 当年法兰西斯·德雷克提督三路会合格瑞福兰,重创无敌舰队,费利佩二世见大势已去,宣告国家破产。 公元1869年6月,也正是在这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我不顾危险,亲自率团前往明国探查虚实!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切萨皮克湾中康沃利斯将军选择向美法联军投降,仿佛这大西洋古战场对我们决定了凶多吉少。 四年前,我从大西洋踏上征途,开始了政治生涯的新篇章,区区不才,就任了大英帝国首相一职。 本首相每到一地演讲,绅士们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四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大家对帝国政治口诛笔伐,丧失信心之地了吗? 历史将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攘外必先安内。 我与诸位内阁大臣的判断,大英帝国的心腹之患,依然在北海,在欧洲大陆,在神圣罗马帝国早就死掉的躯壳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