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碉堡,没见过吧-《大明合伙人》


    第(2/3)页

    “咳咳……快,快扇,把衣服脱下来扇。”炮长一边咳嗽,一边大声命令。

    这两天在构建这几座炮台时,谁都没有想到,最大的对手不是敌人的炮弹,而是这些烟雾。

    己方射击时,炮口和燧发机的传火孔都会喷出烟雾,敌人的炮弹也会携带着烟雾而来。

    同时,敌人炮弹带起的罡风也会将周围没有散去的烟雾从射击孔倒灌进来。

    这个叫碉堡的东西,结实倒是挺结实,就是不是很通风,烟雾无法及时排出去,真的有些熏人。

    幸好勇卫营士兵都配备了护目镜,不然更难受。

    这倒是沈浪没有想到的,前几天得知荷兰人的袭击计划后,他便第一时间通过无线电和参谋部商议。

    结合零丁洋至广州一线的地形,最终决定在大虎岛上的大虎山设置炮台进行伏敌的战术。

    碉堡的概念自然是沈浪提出来的,设计过程是他通过无线电进行指导的。

    因为时间紧迫,还动用了不少的人力物力,累计超过千人次。

    这三门线膛燧发炮都是从广州直接运过来的,也只有这三门。

    幸亏这些红毛鬼是来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去其他地方,可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来线膛燧发炮。

    随火炮一起过来的,还有二十几段约半丈长的钢筋混凝土梁,这些钢筋混凝土梁原本是用来建设工厂的,临时给征用了。

    之所以费力的运送这些现成的钢筋混凝土梁,而不是水泥和钢筋,是因为时间上来不及了,现砌的钢筋混凝土没有那么快干。

    可这些东西都很沉重,想要运上山可不容易。

    火炮可以拆分成几部分,但是炮管依然很重,然后是通过滑轮组、蒸汽机,再结合人力给搞上去的,钢筋混凝土梁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运上山的。

    在探照灯的帮助下,还动用了几台蒸汽切割机,成百上千人十二个时辰不停的动工,才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完成了三座碉堡的构建,也就比荷兰人抵达的时间提前了半天时间不到。

    在几个时辰前,撤离工人的船只才离开。

    沈浪对自己突然能想到构建碉堡的方式来伏击荷兰人的战术还是比较满意的,谁都没有见过吧,不知道怎么破吧。

    以钢筋混凝土梁为主体的碉堡在现代炮弹面前自然是不堪一击,但应付这个时候的实心弹肯定不在话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