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规划先行区-《仕途红人》


    第(2/3)页

    实施北跨东延、携江发展,在东江沿岸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东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现代绿色智慧新城。

    从字面上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意思,是通过引入一批新兴的产业和技术,或是对原有的高污染的、高浪费的产业进行升级,逐渐替换掉传统的以资源和行政命令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测算,东华市先行区将为东华新增二百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而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建设新动能工业,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现代产业集群。

    如此能级的规划,对于东华市而言,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相当于用十年的时间,再造一个东华新城。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东华市在曲江省排名第三,地位显著。

    不过,张峰发现长期以来制约东华市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土地。

    张峰仔细观察过东华市的地形,东华市的南边是山区,北边是宽阔的东江,所以整个城市只能在中间狭长的地带发展,这就会有很多交通路网和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这样的中心城市布局,使得东华市数年来都被人比作一根越拉越长的油条。狭长的形状,严重影响了交通干线和支线的集约化设计布局与分配,于是往南北方向发展,似乎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之道。

    当然,从现阶段来看,东华市往南部山区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

    东华市的南部山区是城市的水源地和“绿肺”所在地,条件上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工业和商业。

    多年来,东华市对南部的定位是“坚持保护优先战略”,无非是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业的升级,为此要想在经济上破局,向北跨过东江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是唯一的办法。

    在这个意义上讲,不得不北跨东江寻求发展的东华市,面对的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

    当然,以前的领导不可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不可能没有提出这样的发展战略,只是跨江造城,道阻且长。

    东华市能否从“东湖时代”进入“东江时代”,对张峰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除了国家、省里、市里的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吸引社会投资进入新城建设和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