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坑人的信息-《清末恶匪》


    第(2/3)页

    你想去一个国家总不能冒冒失失的跑过去吧,总是要拉拉关系走走后门的不是。

    那么领事馆就是拉关系的最好部门,更是跟陌生国家打招呼的最好地点。

    中国人不就是好这口吗?高鸿升从根子上还是个中国人,思想还停留在根子上,结果就是改道上天京了。

    因为高鸿升的手下收集的资料显示,奥匈帝国在大清国是有租借地的,还有个领事馆。

    高鸿升就想先跑到天京跟人家领事馆的人员拉拉关系,捎带着给点甜枣什么的,这样自己先到了那边也有个照应,不至于两眼一摸黑什么人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

    主要是关于奥匈帝国的历史简直太少了,一个后世被解体的国家你说谁保存它的历史对吧。

    结果搞得高鸿升收集的资料都十分的片面,还支离破碎的不成体系。

    可真的要走了,这个麻烦也就出来了。

    冯老四要求跟着到国外开开眼,洪金财也要跟着,可鹰架山就三个当家的加以一个搂钱的掌柜的高鸿升,这一下三个都跑国外去了,这家里怎么办?

    四个人碰了碰头,高鸿升把黄元昌给推了出来,负责济南府地界的一切事物。

    三个当家的倒是对黄元昌的能力还是满意的,人品方面都是他们的老弟兄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都点头同意了。

    结果就是便宜了黄元昌这个小土匪,一步登天,从一个卖命的小喽啰,直接成了鹰架山的五号人物,以后就可以跟冯老四他们平起平坐了。

    可这高鸿升他们一要走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手下能够独挡一面的人太少了。

    现在就只有一个黄元昌,因为跟着高鸿升一个多月算是锻炼出来了,其他的实在不堪重用。

    一个个土匪们现在通过学习汉语拼音,最多的才认识不到二百个汉字,你说他们能干什么?

    把黄元昌喊过来,通知了一下他被提拔的情况后,五个人聚在一起就把娃娃们的学习给定了下来。

    其实现在鹰架山已经接了好多甲午战争的遗孀和孤儿们,这些事情一直是二当家的负责,高鸿升也就是掏点银子就不管了。

    等到这次二当家的一说出来,高鸿升直接就感觉到了人口的压力。

    现在沿着鹰架山通往济南府的一路上,连同鹰架山本地的安置,光是甲午战争的遗孤们,老老少少的已经突破五千多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