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便同意了。 首先出场的是参谋长罗伊斯中校,他的作战方案并没有那么的激进,进攻路线相对来说比较保守。 可以将他称之为保守派。 罗伊斯中校的想法是打一场夜战,将全军机动到格杜火车站东侧的小镇外,凌晨时分发起总攻。 整支部队兵分两路进攻。 第一路直奔缅甸伪军的军营,将还在睡梦中的缅甸伪军一网打尽,提前清除这股人数最多的敌军。 避免这些伪军在战斗爆发后,可以支援其他的日军阵地。 第二路顺着小镇中心的大道,直插火车站的东边入口,从这里杀进火车站内,直捣黄龙核心日军指挥部。 等攻下了日军的指挥部,干掉火车站的日军总指挥官渡边。 到时候再从内往外打,进攻其他三个方向的日军阵地,清理掉所有的日军部队后再进行破坏。 让格杜火车站失去它的作用,最后再重新撤回丛林中隐蔽。 罗伊斯中校这个方案的优点很明显。 可以避开防守最严的三个方向,把难啃的骨头放在最后面啃。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火车站。 可以提前消灭大量的伪军。 缺点也很明显…… 小镇军营里不可能有所有的伪军,排除站岗放哨巡逻的伪军,在军营里休息的能有个三百多人就不错了。 能提前消灭两三百战备伪军,看上去好像非常的赚。 实际上却并没有赚多少。 缅甸伪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差劲,三个甚至是五个都抵不上一个日军,干掉他们的收益其实并不大。 反而干掉这些伪军爆发的枪声,会让火车站里的日军,有足够的时间反应过来做好应战准备。 和日军待在一起的那200多伪军,在日军督促下也会形成一定战斗力。 有了这一个先决条件。 当第二路狮龙兽部队穿过小镇,来到东入口面对日军重机枪阵地,以及数10名日伪军的火力时。 哪怕狮龙兽部队人数够多,想要冲过去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要知道日军都是狂热战斗者,哪怕面对数十倍敌人也不会被吓走,不到绝境根本就不会停止反抗。 在重机枪的扫射面前,人海战的优势会被大幅度削弱。 以封云天的个人预测。 狮龙兽第二路部队要想硬冲过去,最少要付出近百人伤亡的代价。 而对于一只高速机动部队来说,只要中弹在丛林中带伤行军,基本上和当场阵亡没啥区别。 也就是说这仅仅一个东入口,狮龙兽部队就会减员近百人。 再加上后续强攻日军指挥部大楼时,会面临三个方向的日伪军支援,打起来会非常的艰难被动。 付出的代价相比东入口,肯定还会高出好几倍。 至于为什么保守派反而伤亡更大,出现这一种逻辑自相矛盾的情况,可以用一句俗话来解释。 越怕死的人,死的越快。 罗伊斯以为先避开两处炮楼和碉堡,会更有利于整场行动的收益,却忘了难啃的骨头越是放在后面,等它冷了变硬了,会更加难啃。 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殖民地英军,打仗时经常会犯的一贯老毛病,本能的拒绝打任何硬仗,只喜欢捏软柿子。 结果软柿子捏起来是爽了,面对后面的硬骨头时。 前面有多爽,后面就会有多惨。 总体来说…… 罗伊斯中校的这个方案,可以用6个字进行完美中间—— 速度快,伤亡大。 由于罗伊斯的这个进攻方案里,潜藏者英国军人不喜欢啃硬骨头的脾性,就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因此当罗伊斯侃侃而谈时,还挺受在场一众英国军官的拥护。 进入最后的投票环节,罗伊斯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全场2/3的人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