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浩浩荡荡的清军步骑两军、辎重部队、火炮、民夫,黑压压的人头前后展开了十几里长的队列,就仿佛一股无边无沿滚滚浊流! 周遇吉在北城上拉开造型精美的望远镜,看到眼前的情形,气恼无比! 与清军多年交战,明军败多赢少,敢出外野战的军队已经销声匿迹! 否则只要来一个侧击,包保让清军损失惨重。 太阳高挂,带来的是阵阵寒意,清军驱赶着大量的明人,让他们扛着泥土和推着小车,上前填平天津城。 周遇吉又是一个摇头,他看看侧边三位精神气质明显有异的南人,在那里无忧无虑地说着什么,画图和记数,这是东南军过来的参谋人员! 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参谋部,为田见龙与周遇吉参谋策划,帮助极大! 例如他们兵棋推演,认为已方根本不能守住周围的卫星城市如军粮城、大沽口等,那么守不住就别守了,收缩力量专守天津城,把周围人口迁移,坚壁清野。 这点做得非常好,清军一路破城,但在天津周边,毛都没捡到一根。 这是一个城市的参谋部,而在一省乃至于一国的作战呢? 周遇吉认识到参谋部的用途,他知道东南府很早就组建了参谋部,专司军令。 与敌人一开战,东南府参谋部就全力以赴,掌控从上至下的一切军情,给予军队及时的指引,更好地打击敌人。 而大明兵部呢,只是泛泛而谈,各级军队和官府各自为战,且兵部人员,多是文官,哪有这么多能够“以文臣行武事”的能人,发出不知道行不行得通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命令。 东南府参谋部全是专业的军官,换作给他们指挥,哪里必守哪里弃守统统都清楚,尽最大能力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周遇吉有了参谋部协助,觉得工作上真的轻松了许多。 如果大明有参谋部制度,根本不会出现明人给清军捉来填沟壑的现象,清军连人都找不到! 现在则没办法了,周遇吉脸沉似水,大叫道:“打!” 炮手们一起点燃火炮引火绳,接着轰隆隆的炮声响成一片。 实心弹拖着长长的烟迹,在人群中穿出了一道道血线! 惨叫声、哭喊声立即响起,当他们越来越近城时,声音可谓是让石人都流泪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