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节 千古奇功!-《大明之雄霸海外》


    第(2/3)页

    独一无二,日后向子孙、世人炫耀功绩,可以极大地满足虚荣心。

    杀啊!

    于是那些肩负保卫皇帝、皇城的侍卫们就悲摧了,他们有“大内侍卫”的名称,什么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待侍卫等等,看上去很高大上,实际上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由于清兵占据地盘较多,而且济南战场上牵涉了大量清军,事实上北京的主要武力已经抽调一空,城内只剩下弹压百姓巡防官兵,兵部、刑部、户部等衙门的戈什哈和笔帖式亦大部缺编,不是调到济南军前听用就是划到黄河沿岸镇守,随军助战,甚至连皇帝的御林军士和大内侍卫也有不少遣发至前线,至少能打的走了不少。

    皇城内御林军及大内侍卫的战斗力根本不够强悍。这种亲近皇帝的高贵职业一般只有满族的贵族子弟或者功勋之后才有资格担当,亦那是那个时代“高干子弟”,这些人总的来说文化素质相对其他清军要高得多,看书识字,但论起打仗拼命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十七世纪有文化高素质的军队并不见得有什么优势。

    由御林军和皇宫侍卫组成的抵抗力量,在城门处勉强结阵抵抗,试图阻挡入侵者,他们也拼命了,然而东南军火枪轰响一片,那些守卫者倒下一片,他们在蓄势已久战意昂扬的敌军面前,很快地就败退下去。

    心怯、力竭、阵散、人亡,见事不可为,守军军官指挥着这些败军,勉强朝内宫撤退。

    而东南军紧随而进,那些守军遂用茅招,他们扔出了黄金白银,还有珠宝,散落各处,更驱赶一些宫女出没宫闱中。

    但是东南军不为所动,他们兴奋的群起鼓噪,声嘶力竭的大声呐喊着蜂拥着只顾向前。

    他们对诱惑视而不见,他们非常清楚此行的目标,不达到目标,一切都是虚妄。

    钱、女人,只要打下北京,就什么都有,捉到鞑子皇帝才是最重要的。

    内宫深处有钟声不断响起,那是绝望的鞑子皇帝在召唤外臣勤王,但是他注定要失望了,由于东南军到来迅速,打击凶狠,清人的反抗成了添油战术,在密集的火枪下一一饮恨。

    如皇城外有老王爷代善引家将三百往皇宫而来,在金水桥上被东南军阻挡,东南军见着他仪容显赫,知是大酋,争相向他周边人开枪。

    事发仓促,准备不力,结果代善的人越战越少,侍卫见不是路,急忙想把他背走时,东南军骤然四面杀至,争相上前,想把他给俘虏。

    看来围拢的东南军,代善拨出配刀,往自己的喉咙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