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为什么不建造一座座烘干房,直接把木材烘干?” 说着,全旭拿起笔,简单几笔就把烘干房的原理以及建造图形画了出来。 “这样也行!” 全旭笑道:“当然可行,其实,不止于造船,就算是制造家具,也需要阴干木料,这样的木料才不会开裂、变形,我这里的木匠工坊,一直都是采取烘干房烘干的方式,一间烘干房,一次性可以烘干上千料木料,用时不过五天!” “烘干房在哪里?” “走吧,过去看看!” 全旭带着刘兴祚、毛承禄走向木匠工坊。 此时的木匠工坊,经过大规模扩建,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五十多亩,形成一套独立的院落,距离木匠工坊还有几百步远,就闻到了呛人烟味。 原本,全旭在指点木匠工坊采取烘干的方式,就地在松树林砍伐木材,然后用锯末烘干的方式,烘干木料。 不过,随着从开州购买大量的煤炭,这些烘干房就采取煤炭烘干的方式。 在全旭过来的时候,大量的木匠正在把新鲜的木料放在烘干房里,摆在架子上,然后关闭门,开始点燃火坑。 也有从烘干房里扛出来带着温度的木料,刘兴祚伸手摸了摸木料,又用手敲击一下,果然听着木料发出的声音,已经不带任何水分了,他难以置信的道:“这样岂不是想造多少船就可以造多少船?” “那是当然!” 全旭笑道:“郭富贵!” “全爷!” “咱们木匠工坊能不能造船?” “造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郭富贵苦笑道:“只是……” “只是什么?” “咱们这里没有大河,夹沟河太狭窄,只能通行最大不超过三百料的小船。” “这样啊!” 全旭想了想道:“你有没有听过《三国演义》?” “听过!” “火烧赤壁还记得吧?” “记得!” 郭富贵苦笑道:“那个拼起来的船可没有办法转向!” 全旭笑道:“你想多了,咱们不是制造那么大的船,只需要把船造得细长,每艘只需要三丈六尺宽,三十丈长,只要空载,咱们是可以把船开进黄河的,在黄河岸边,咱们把两艘船并接装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艘七丈两尺宽,长三十余丈的千料大船!” 全旭想到的是后世的双体船,虽然没有发动机,其他可以一样,用风帆驱动,当然,也可以从后世购买柴油机,带着船桨。 “这个,只能试试!” “好,你们慢慢试制,尽量早日拿出成品!” “是全爷!” 全旭望着刘兴祚道:“现在船的事情,可以解决,反而最难的是,从登州到大名府这一段路程,全程一千三百多里,老弱妇孺,一天能走五十里就不错了,沿途需要布置二十到三十个补给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