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3章 人心的贪婪-《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第(3/3)页

    王堂连一桩垄断的生意也做不起来,也是个人才啊。

    若不是王堂在吏治方面有些能耐,鱼禾都想让杨音接替他交州牧的位置。

    阴丽华撇着嘴道:“你想借鸡生蛋,就不怕倒是鸡占着地,不挪窝?”

    鱼禾失笑道:“由得了他们?再者说,我又不会将盐当成一个牟利的生意去做。把盐当成生意做,从百姓身上牟利,跟剥削百姓没区别。

    等到日南和南海两郡的盐场稳定以后,我还会在合浦、九真开设盐场。

    以后若是能兵进扬州、徐州等地,我也会分别开设盐场。”

    阴丽华一愣,急忙道:“你这是要打压盐价?”

    鱼禾摇摇头道:“不算是打压盐价,只是不喜欢看到盐这种易得的东西,成为了剥削百姓的东西。”

    海水既然能煮盐、晒盐,那盐就不该卖到高价。

    可就是这么一个不该卖到高价的东西,在历朝历代的价格却居高不下。

    甚至还诞生出了盐引、盐税、盐帮等一众能抬高盐价的东西和人。

    百姓们被逼得吃毒盐、吃醋布。

    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因为古代生产力太低,所以无法产出太多食盐。

    可事实真是如此?

    那东西能煮能晒,煮的法子汉代都出现了,只要出一些人力,就能大规模煮盐。

    盐的价格就算压的再低,那也能付得起人工费和运费。

    所以古代缺盐,跟生产力太低没有任何关系。

    存粹是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掌控它,就能谋取暴利。

    所以所有跟它沾边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去掌控它,借着它牟利。

    掌控盐田的地主们在疯狂的压榨盐工,出售食盐的盐商们在疯狂抬高盐的价格。

    朝廷管控,以盐引打压盐价,却无形中又将盐价格抬高了一茬。

    最后的结果就是盐价居高不下,朝廷借着盐引赚的盆满钵满,盐商亦是如此。

    所以导致古代缺盐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生产力底下,也不是制盐技术缺乏。

    而是人心的贪婪。

    阴丽华感慨道:“想把盐价压下来,可不容易。你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鱼禾笑问,“那又如何?他们的脑袋硬,还是我的刀硬?”

    阴丽华翻了个白眼道:“王莽也是这般想的,所以他的江山快没了。”

    “那是他的刀不够硬!”

    鱼禾认真的道。

    阴丽华撇撇嘴,“胡搅蛮缠!”

    鱼禾笑了笑,没再说话。

    他的话也不算胡搅蛮缠,就是有点跟阴丽华硬怼的意思。

    王莽的刀确实不够硬,甚至有点胡来。

    所以才导致了江山败亡的结局。

    “说话呢?”

    “大兄!”

    就在此处,鱼娘领着鱼小妹闯进了正堂。

    鱼娘端着一些酒菜,入了正堂,瞧着鱼禾和阴丽华在说话,就笑眯眯的问。

    鱼小妹则不管不顾,像是炮弹一样冲向鱼禾,一头扎进鱼禾怀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