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谋 (二合一)-《革秦》


    第(3/3)页

    王翦咂了咂嘴,仔细看过一遍,眉飞色舞,好一会儿,又强作淡定,将竹简卷起来,伪装成自己没看过的样子。

    随后是另外一卷竹简。

    那是他父亲寄来的家信。

    无非是一些叮嘱,所谓兵家大忌、兵家必避、兵家不为……

    没什么用的话吧,王翦看了就感觉烦。

    他最后打开帛书。

    四张帛书。

    三张帛料陈旧,看起来已有一些时月,一张是新成的帛书。

    王翦仔细看了过去。

    《邯郸调查》?

    什么鬼东西?

    赵人做的调查?

    他想。

    仔仔细细地看,邯郸调查没有什么文采,用词并不丰富,甚至很干,写的也全是各种身份的人的生计。

    有钱的人怎么过,没钱的人怎么做,靠什么挣钱,靠什么食物维生。

    王翦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毫无文采的词句文章。

    即便是兵书,也是须得有些文采在其中。

    风林火山、势如漂石、知己知彼之类的东西,微言大义,一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解法,一本书几千粒字、几万粒字,足够人慢慢研读一两个月。

    但太子政寄来的这东西不一样。

    字句毫无文采可言,所以也就不需要费神去钻研。

    只是平铺开来,意思单调无比。

    如果以前王翦见到有人写文章是以如此的笔法写,那么王翦必定会嘲笑两句。

    简直比他还没有文采。

    可是面前的这份文章,却让他无论如何笑不出来。

    意思太单调了,反而意蕴丰富。

    把人按照不同职业、不同家产、不同身份区分开来,有人食力、有人食利。

    王翦甚至能够从中窥见……邯郸城里的那些贵人吃的粮食是哪些人种植的。

    慢慢翻看着,王翦可以知道,一般赵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他们靠什么挣钱,他们平时吃不到肉,他们的衣服从哪里购买,他们的一人丈夫可以耕种二十七亩地……

    那些形象慢慢填充,那些词句慢慢塑造出一个现实。

    那些赵人士兵是如此瘦弱,他们毫无希望……

    一点一点,王翦看到他们中间存在的问题。

    那些赵人结为军队,必然体力短促,可以绕行,避其锋芒,不过两刻,便可将其……

    他的思维慢慢发动,一场以少打多的战争在他眼前展开。

    农会的兵员,每人每月,有口粮三石,盐五两、肉三十斤、菜若干,训练起来,肉要加倍。

    如此驯养出来的士兵,肌肉丰满、体力绵长,可以称之为精兵……

    以少打多,便是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人的优势,以减少自己人的损失。

    最好的办法也就是带着人奔跑,等到敌人体力耗尽时候,阵型溃散,贵人与贫人自然就会分层,届时引兵穿插分割,先破掉贵人对于贱人的指挥,而后使其混乱……

    王翦一点点将战术拆解开来。

    他的眼神越发明亮。

    兵法之中的知己知彼,此时在他眼前,变为具体而生动的……现实!

    一种种曾经学习过的战法在脑海中回荡,使用,而后废置。

    王翦在慢慢寻找。

    他抓着手中的帛书,慢慢思考。

    好久,他张开了双眼。

    笑起来。

    笑容再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憨厚与笨拙,而是如同猛虎,煞气逼人!

    ……

    “争流,来吃饭啦!”兰箬看着争流抱着一堆柴火走过,招了招手,脆生生喊道。

    争流看了她一眼,向后退了退,然后继续沿着路向前走。

    “不用了,我家里正在做饭呢。”争流小声说道。

    说完就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