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变数-《革秦》
第(3/3)页
而这种程度的基建,大家都是知道的,它很消耗人力物力财力。
也最考验国内的局势。
因为这种程度的靡费,是很容易造成局势的动荡和生产的停滞的。
生产停滞,对于大贵族、对于秦王没有什么问题。
但对于小民而言,则就是足以使全家饿死的大事!
这是一记阴招!
但这同样是阳谋。
因为秦国已经开始修渠了。
这种事情一旦开始,救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修成了,秦王万岁,修不成,秦王万岁。
大家都在互相算计。
这条水渠,也随着各国的水利专家的到来,而慢慢改变了走向。
它首先是变大了。
工程量、长度、惠民程度,都变大了。
相应的,工期拉长、靡费变多,所需要的工具、粮食也变多了。
粮食其实还好,最要命的其实是盐。
这种小东西,跟粮食一样,平时是很不起眼的。
但倒了用的时候,这小小的一粒,便足以绊倒任何人。
秦国国内的盐,不够了!
嬴政于是使人拿了铜铁炉出产的华丽钢剑,去到韩国、齐国、魏国,去换取食盐。
同时,他开始下令巴蜀两地开采食盐。
盐价一时陡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