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分配 (三)-《革秦》


    第(1/3)页

    周决正在与县令曹智宴饮。

    他们同为知识分子,彼此之间虽然没有交情,但是见着了,以后要共事,总要有些共同话题和交情需要攀的。

    而且,最妙的事情是,二人都是学儒出身。

    县令曹智是家道中落的士人,以学儒而希冀重新恢复祖先荣光,实现家族伟大复兴。

    而周决也是差不多的家境。

    对于这种没落的小贵族而言、学儒是最理想化,也最优的人生解法。

    因为学其他家的家学知识,一来,很多需要切实的去实践和验证。

    譬如墨家、名家、兵家道统,那都是需要真真切切的去做事去验证去游说的。

    你需要花费很高的代价去学习和深入了解,因为这些东西是跟如今的掌权者们的思维形态有差别的。

    所以学以致用也好,用来博一个荣华富贵也罢,都需要更高的造诣,还需要在斗争中打赢其他竞争者。

    而学儒则不需要。

    因为儒家的本质,是先贤仲尼对于周代礼乐制度的编纂和总结,虽然胡扯的部分不少,但是那其实是最接近当代的贵族们的思维形态和生活细节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需要很高深莫测,便可以叫贵族们接受。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如此的生活的。

    虽然必然会有一些不同,但大致相同即可。

    学儒的,天生和贵族、和统治者们是一条战线里面的战友。

    都战友了,要点荣华富贵还不是很简单的吗?

    “礼者,自然之妙谛,天生之成法,我辈当循者也!”周决看着堂中美人随音乐声而曼妙起舞,不由感慨。

    曹智哈哈一笑:“这字句,周兄果然是妙人!”

    周决略微有些矜持,但是眉宇之间的得意之色,掩盖不住。

    他方才那一句,足可以称之为“名句”了!

    这种偶发之字句,并非时时能得的。

    而一旦得到一句,便可以叫一个人千载留名——即便他甚么也不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