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一具斝尸-《陋俗之扎纸人》
第(2/3)页
正在发怔时,一侧还比较漆黑的树底下,被茂密枝叶覆盖的幽暗区域,那里忽然多了一道影子,一具高大的尸,一具高度腐烂的怪尸。
他站得很直,腰板后,仿佛栓着一根铁杵。
头发稀疏。
布满死人疤的狰狞脸庞,面如死灰,没有一点生气,身上是一件沾满污泥的甲胄,手上没有凶兵,面容朝着我,直勾勾扫视过来。
空荡荡的眸子,浑浊晦涩,没一点光泽。
“哗啦啦!”
自从这具《尸》出现,周围立即刮起一阵凌乱怪风,风里,夹杂着《尸》的凶残恶念。
看着这具突然出现的高大《尸》,我也终于明白,为何先前自己一直隐隐不安了,源头,都在他身上,高低对峙,我开口道,“你是谁?”
“滋滋!”
头顶上的天,更亮了,更绚丽的光芒折射下去,阳光迸射在这具《尸》的躯体上,只是响起一阵细弱雷鸣音,他并不惧怕白天?
可走阴走阳的鬼,唯有阎王。
能穿昼穿夜的尸,据我所知,也只有埋葬了五千年漫长岁月的斝尸。
斝字。
从字面理解,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甲骨文中有其象形字。王国维认为,礼书上称为"散"的实与斝为一种器物。其初为玉制。后世珍贵的玉制饮器,往往亦称为"斝"。
《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说文.斗部》:"斝,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
南朝齐王融《游仙诗》之二:"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
唐张说《岳州宴姚绍之》诗:"翠斝吹黄菊,雕盘脍紫鳞。"
…………
灵异一行里,关于“斝”字,却有其他离奇古怪的注释。
第一点,“斝”代表的是那具尸身上的甲胄,第二天,双口能斗天,不惧轻天浊地,它们的第二张口,不在尸躯上,而是说他们掌握的一种吞天尸术,或者说是恐怖异象。
没有回音。
我又道,“看你的本源,应该是从黄河偏僻流域赶来的吧?”这个高达的家伙,甚至,可能是从黄河牢笼世界走出来的强大生命体。
“是!”面无表情的《尸》,总算憋出一个僵硬音符。
去也没用下一句了。
站在古树半腰,居高而望,我再说道,“你这一趟是来杀我的?”
“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