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兴汉室》


    第(2/3)页

    他试探性的答道:“唯,司徒等人为国处事,心忧劳累,臣才浅职闲,自然比他们二公要多些时候调养。”

    “人总得要多看重自己的身子。”皇帝点头道:“就如我当初身子孱弱,常多疾病。自打五月开始练习骑马射箭,身子逐渐康健,再无大病,这才得以有精力御临政务。”

    黄琬奉承道:“高皇帝与光武皇帝都是马上得天下,陛下勤于武艺,精习骑射,正是朝廷之幸。”

    皇帝笑了笑,显然对此回答极为满意,他能让黄琬在赵谦之后录尚书事,参与朝政;而黄琬则是能够保证带领朝中的关东士人支持皇帝的战略,同意对关东采取‘马上得天下’的军事行动,而不是一开始他们坚持的绥和立场。

    两人在非常委婉的前提下,几句话便互相确认了各自能拿出作交换的利益条件,就像谈生意一般,谈妥了,就可以说起当前需要合伙的正事了:“李傕当初叛乱所裹挟的那数万百姓,到底该归置何处,农曹与典农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却不知道司空是如何看待的?”

    “臣以为,京兆典农校尉王承所言,实属谬论,彼等皆是良善百姓,纵一时被李傕等逆贼充入军中,岂是自愿而为?若是将其视若军籍,未免太不妥当。”黄琬说道:“而且军屯以军法来治理屯户,较民屯要多出许多限制,大量本是良家百姓的屯户不堪约束,纷纷逃散,长此以往,恐非朝廷之福。”

    “那依你之见?”

    “自然是归入民屯,农曹掾都是朝廷选派的三署郎官,一时俊彦,自然比那些典农校尉、都尉们要善于民事。”

    看黄琬对答如流,颇有条理,皇帝频频点头,感到满意。他想询问黄琬关于出征白波选谁做主帅的看法,但是在心里迟疑了一下,盖顺至少现在已经不值得皇帝再为之付出太多利益来交换领兵机会了,于是他改换了一个话题,说:

    “这个鲍出可堪孝烈,有侠者之风。但若不是该地典农司马、亭长办事颟顸,鲍出也没有这个成全声名的机会。”

    黄琬见皇帝语气有些不悦,附和的说道:“该地典农确实糊涂,完全没有体会丝毫陛下爱民之心。不知将多少如鲍出一家,本是民屯的却编入军屯。若是不将其查办,恐怕难以聚敛民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