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兴汉室》


    第(3/3)页

    这样一个败逃罪臣、未被清算的王允党羽的核心成员,朝廷不予追究则罢,反倒还要给他授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恐怕当初借罢黜王允而上位的马日磾、杨氏等人都不会乐意接受,况且这也有可能被人解读成是皇帝释放的政治信号,反倒会在朝廷内部生出其他的变化……

    荀攸一点就透,马上接话道:“臣以为,吕布虽有诸多恶劣情事,但只要任用的当,未必不能成朝廷助力。譬如这次裴茂等人囿于邺城,各方声援,吕布当时正在河内张杨处,也与张杨一同陈情立场。期间更是亲自带兵千人,护送种辑至朝歌,如此至少可见其人还是勤于王事的。”

    皇帝略微抬头,朗声道:“邀迎使臣,那是大势所趋,他为了将功补过,不得不如此罢了。至于有多少是出乎忠义,那就尚未可知了。”

    荀攸眼中精光一转,咬咬嘴唇,垂首说道:“唯。”

    皇帝想着一笑,忽然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张杨、耿祉、赵威孙这些人都在此事中出过力、立过功。朝廷自然要量功赐赏,吕布既然也参与此事,那边功过相抵吧——至于拔擢他去青州,荀君以为,给他个什么位置才好?”

    荀攸丝毫未曾感到压力,在旁沉吟道:“听闻北海国黄巾尤为猖獗,国相孔融虽然颇有政声,但不识军事,屡为黄巾所破。于此,朝廷不妨调其入朝,改授他官,另拜吕布为北海相。”

    “好。”皇帝坐得久了,在席上稍微挪了一下身子,现在他似乎有些摸清了荀攸的立场,别看对方虽然为马日磾所征辟,但根子里依然是与关东士人走得近。

    征召颇有声望的孔融入朝,授王允的旧部吕布以重任,甚至还有随同赵岐等人一起入朝的那批人……

    皇帝忽然能理解以马日磾为首的关西士人,近来为何那么如临大敌,觉得有危机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