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奴隶-《明骑》
第(2/3)页
乙巳日,正是该到吉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是为“黄道吉日”。
宜嫁娶,订盟,纳采,动土,徙迁。
郑芝龙的大婚之日便定在了此日,听闻大帅自朝鲜而来,刚巧赶上他的大婚,郑芝龙喜出望外在一干同僚面前,极有面子。马城倒不介意被人误解,只是单纯的好奇郑成功还会出生么,也很想见一见那个为大明尽忠的倭国女子。
马城若是腾出手来,联手李旦攻下日本也是有机会的,只是实在腾不出手来。
郑芝龙迎娶田川七左卫门之女,多半是李旦的意思,这个田川卫门多半又是李旦在倭国的心腹。在这没有武士道的时代,倭国也是有倭奸的,和后世狂热的日本有极大的不同,这时代的倭国就是一盘散沙,才刚经过战国时代的混战,十分虚弱。
这南省的礼节是极为繁杂的,诸般该提前走到的程序,早在此日之前便都已经走过了。这礼节,是明人根据朱熹《家礼》中有关婚礼的内容而制定的。再往远说,这朱熹的《家礼》,其实所依照的还是自周朝以来便就形成的《士昏礼》。
大婚这日,宾客云集。
郑芝龙天没亮就起了身,新郎官大婚,不能一个人去迎亲。便在早几天,为表示不忘旧人之意,他还就特地从驻守淡水的军中召来了许多老弟兄,以及多是海匪出身,如今都做了大明的台湾镇军,正牌子的官兵。天还没亮迎亲队伍就来到了府门外,还都随身带的有长刀短刃,还真是海盗本色。
门口两侧,大红的灯笼高高挑起。
除了这些陪同迎亲的人们之外,又有上百的精锐士卒,有骑马的,有徒步的。他们的任务是净街清场并沿途护卫。因天色尚暗,不少人还打着火把。与灯笼互相映衬,把一整条街道映照的都是红彤彤。又有许多的府上仆役,或用捧、或用抬,取出迎亲时所会用到的物事。这些物事,都早安排了有专人看管,分别都分下去。
不过人虽多,事虽繁忙。说话的却没几个。
夜色未去,静悄无声。也不知过了很久,又似乎刚刚过去片刻,总之,便在天将亮未亮之时,猛然间,听到府内有人似乎高声说了句什么。紧接着,府内传出来了一片喧哗之声。陪同迎亲的诸人窃窃私语,莫不是时辰到了么。
此时的郑芝龙年纪不过二十,神采飞扬,灯笼映照之下,满面喜气堂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