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江陵是在何种情况之下说出这句话的?那时候的他联手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太后娘娘,架空了年幼的神宗皇帝,权倾朝野。 名为首辅,实则摄政。 此时正是这位大郑首辅如日中天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如入火聚”。 可为何又说“得清凉门”? 同时代的骨鲠之臣说他是“工与谋国,拙于谋身”。 这位素有“青天”之称的大臣,一生都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这种人按理说应该是善于谋事,而不善于谋身的,但他最后却得了善终,赢得生前身后名,百世受人敬仰。而张江陵从一介平民,最后官至宰辅,集天下大权于一身,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说明张江陵此人是极善于谋身的,但其最后的下场却是截然相反,在他死后,生前功绩被神宗皇帝全部否定,儿子或自杀,或被发配,甚至老家的府邸被当地的官吏带人团团围住,最后十几口家人被活活困死饿死在里面。 能够做到一朝摄政之人,心思是如何缜密聪慧,又岂会看不透如此简单道理?正因为他看透了,才会说出“如入火聚,得清凉门”的话语。 不过张江陵还说了另外一句话,为他的“工与谋国,拙于谋身”做出了解释。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萧知南自认比不上这位大郑一相,可此时却已是感同身受。 有些事,只要做了,便再没有半分退路。 如入火聚,得清凉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