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抬棺-《土味巨星》


    第(2/3)页

    李铁柱和聂遥带着摄像师来到了老九家,参观老人发丧。

    另外几个没兴趣,就在家睡大觉,毕竟昨天也累坏了。

    其实,李铁柱也不愿意来,但又怕抬的过程中老汉的腰出问题,只好起了个早跟过来。

    节目播放到这里的时候,罕见的用了旁白:

    “节目组在征得了主人家的许可后,被允许拍摄逝者的上山仪式。川南的出殡颇具特色,规矩甚多,非常讲究,而最有特色的当属抬棺材的抬匠以及他们喊的号子,李铁柱的父亲李富贵,就是当地最有名的一名抬匠。”

    停灵的最后一天晚上,家属是不睡的,齐聚一堂为老人守最后一天灵。

    到了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开始撤灵堂了,接下来瞻仰遗容,也是死者和家属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

    可以摸遗体但是千万不要把眼泪掉在遗体上,帮忙的人会再次检查遗体有没有固定在棺材中间,以死者鼻梁和脚尖为准鼻梁和脚尖到两边的棺材板的距离是一样的才行,用瓦片和纸钱把遗体头和脚固定得牢牢实实,再盖上几层寿被,等家属都看完了就要钉棺了。

    盖棺之后阴阳师傅就要发丧了,阴阳先生带领家属依次围着棺材转,每人手里拿一根香,转一圈鞠一个躬,跟着阴阳师傅念哀歌:

    “哀哀我父,上天太阳,哀呀哀呀,生我有劳……”

    发丧之后又要请丧,也叫开路,向山神土地请示开路,这是在为出丧做准备,请丧时阴阳会用一只大公鸡做法,然后在棺材前后点上鸡冠血粘上鸡羽毛,将鸡绑在棺材上。

    接着,八个抬匠上来架抬杆,长的短的竖的横的一根搭着一根,最终,把重量均分道八位抬匠身上。

    李富贵亲自主持,并带着八名抬匠就位,每名抬匠肩头抬着一截抬杆,手里拿着一根一米三的木杵,那是休息的时候用来撑住抬杆的工具,毕竟……棺材不能落地。

    这时候天刚蒙蒙亮,阴阳师傅把一碗水给家属没人喝一口,又拿了一把砍柴的刀在棺材盖上磕了几下,请丧完成,要出门上山了。

    川南一带,老人死后抬去入葬的过程叫做上山,完成这个工作的主要是抬匠。

    还没正经开始,正在试力道的时候,李富贵脸色就不对了。

    遭了!

    昨晚上不该跟哈婆娘整花活儿嘞……腰杆痛!

    这是绝对抬不了的。

    还好李铁柱在一旁看热闹,这娃是李富贵一手养大的,他会的铁柱都会,抬人上山也是会的,至少比其他几个非专业抬匠靠谱。

    李富贵把李铁柱叫过来:“遭咯!老子腰杆痛。”

    铁柱二话不说,接过了老汉的抬杆,李富贵又吩咐他几句。

    抬匠一边抬还要一边喊号子,号子可快可慢,根据道路平坦还是陡峭而变化,这是一种据有指挥意义的号子,需要经验的积累。

    同样混在人群里看热闹的刘大婶,莫名脸红。

    送葬队伍中帮忙的人拿着灵房和一切丧葬物品走在最前面,一路要撒纸钱,纸钱上插根香,这个是给土地公公的买路钱,还要一路放鞭炮的,之后是孝男和长孙披麻戴孝端着灵牌引魂幡遗像和老纸坛子,走在棺材前面,后面跟着家属和其他送葬人员。

    李铁柱没抬过,但从小耳濡目染也是门清,当即扯着嗓子喊起来开唱号:

    “前辈古人把话讲,修建长城秦始皇,当数元老张抬匠,带出徒弟干这行。”

    另外七个抬匠一起跟着大喊:“嗨佐~”

    这是,节目旁白再入:

    “抬匠,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职业,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李铁柱或许是最年轻的抬匠了。川南抬匠号子,已经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南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就产生多人合作整体用力,运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分解到每个人肩上。由最少两人发展到多人,最多有一百二十八人的队形,所抬之物重达两吨,并把强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结合起来,以喊号子统一行动,协调步伐,这就产生抬工号子。”

    李铁柱领颂:“嗨佐!”

    众抬匠众呼:“嗨佐嘿佐……嗨佐!!!”

    伴随着强有力且整齐的脚步声,棺材被抬了起来,八个人抬着穿过下载弯曲的竹林小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