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洪承畴出山-《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2/3)页

    北京通往南京的官道上,一队清军士兵正顶着寒风匆匆赶路,队伍中间,一辆四驾马车摇摇晃晃的一路前行。

    马车内,一脸愁苦正襟危坐的,正是大清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内院佐理机务——洪承畴。

    这一年年底,清廷内部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十一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丢下小皇帝顺治,亲自率众出猎古北口外,本意进一步树立权威,不料在行猎时竟坠马重伤,到了十二月初九,多尔衮便死于古北口外的喀喇城,年仅三十九岁。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闻之大为震惊,亲率诸王、大臣缟服前出东直门外五里,迎接多尔衮遗体。

    多尔衮意外身亡,使得年仅十三岁的福临意外地提前亲政,不久之后,多尔衮的政敌便纷纷出来翻案,揭发他的大逆之罪,首先议了其兄弟阿济格的罪,紧接着正式宣布多尔衮的罪状,追夺其一切封典,并毁墓掘尸。

    真实的历史上,迟至一百年后,乾隆帝才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直到此时,有清一代对多尔衮的评价才算有了定论。

    多尔衮死后仅仅两个月,便突然从荣誉的顶峰跌落下来,可说完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但是,凭心而论,多尔衮对于清王朝所立下的不世之功,也绝不是政治对手们的几条欲加之罪所能掩盖的。

    亲政之始,顺治帝便连收噩耗,川东义军“夔东十三家”死灰复燃,闽浙沿海地区频频爆发起义,而南下夹攻南宁的两路大军,不仅全军覆没,就连定南王孔有德都兵败身亡。

    面对全国出现的新的抗清高潮,顺治会同大臣们经过反复筹商,最终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

    一方面继续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另一方面进一步重用洪承畴,使他从一个并无实权的内院参政,一跃而为封疆大吏,前往南京指挥南方所有兵马,令其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同时饬令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临行前,顺治帝亲自设宴饯行,另外恩赐宝马、宝刀。

    顺治如此加恩,是因为他看中时年六十一岁的洪承畴老谋深算,无论领军还是理政,都是一位能臣,对他此番力挽狂澜寄予很高的期望,不仅寄望他彻底扑灭当前的抗清势力,还要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洪承畴接旨后,只得星夜启程,眼看已到年关,仍不得不匆匆赶往南京。

    对于顺治的分外恩宠,他却不仅没有一丝兴奋自得之意,反而平添一份如临深渊的悲哀。

    此时,真正的后金八旗兵,其实只有十来万,而且几乎全在长江以北,洪承畴手下能指挥的主力,只有三十来万降清汉奸队伍——清协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