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箭三雕-《水浒新秩序》


    第(1/3)页

    在命密、潍两州兵马合围并清剿卧牛山残余贼寇的同时,

    朝廷又下达了两道密令。

    其一,着熙河经略使刘法挑选西军精锐一万人(编制人数),速来东京受阅。

    其二,令涟水水军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听从差遣,北上平乱。

    朝廷这次的决心很大,计划待刘法统帅率西军精锐赶到京师后,

    即当面明确任务,令其再统合京畿、京东、淮南等路兵马,共计五万人,

    而后,大军水陆并进,借剿匪之名,一举解除登州第二将的武装。

    可以的话,最好活捉徐泽。

    此等贼子,如果一刀杀掉,太便宜他了。

    待登、莱两州匪患解决,再迁熙河经略使刘法知登州兼京东东路安抚副使,留在登州镇守维稳。

    刘法是朝廷宿将,西军第一人,此举,真可谓是牛刀杀鸡!

    如此庞大的计划,当然是出自枢密使童贯之手。

    而此战的目标,也显然不止卧牛山李子义部贼人和登州第二将徐泽这贼子。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居功自傲,一惯不买童枢密使账的军头刘法!

    童贯与刘法二人积怨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刘法是西军中的元老重将,三十年前就已经闯出了名声。

    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三月,夏人猛攻塞门寨,知寨米赟阵亡。

    塞门寨一旦失守,延安府便门户洞开,形势将不可想象。

    危急时刻,鄜延路第三将副将刘法领兵猛攻夏国洪州,

    “斩掳五百余、焚荡族帐万二千、获孳畜铠仗万三千”,一举扭转了战局。

    战后,刘法因功由副将升为主将,军阶如京使(正七品)。

    此官职虽然不显,却可以独领一将,从那时起,其人便有独自领兵作战的权力。

    其后三十年,刘法凡战必出阵,且皆有斩获,

    硬是以夏人的累累尸骨,铸就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以至今日,夏军诸将皆畏刘法之勇,莫敢当其锋。

    而在大宋西军中,时人论当世名将,也必以刘法为首。

    后世史书中留名的种、姚、杨等将门,却正是青黄不接,人才凋零之时。

    包括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在内的西军“名将”,

    尽皆在刘法的耀眼光芒笼罩之下,相形失色。

    可以说,刘法就是横亘在宋夏两军之中的擎天之岳,

    有刘法在,夏人“莫敢当其锋”,西军诸将也没人敢在他面前甩脸色。

    反过来说,其人要是甩脸,西军任何人也都得受着——当然,也包括统帅西军的童贯。

    坦率地说,雅量非常的童枢密使并不会因为刘法一点臭脾气而恶其人。

    军中厮杀汉,谁没点坏毛病?

    最初,童贯和刘法并无矛盾。

    甚至,二人还有过很多次愉快的合作。

    童贯少出开拓熙河有大功的李宪之门,自幼就立下了军中建功的远大理想。

    相比于其他贪权敛财的权宦,童贯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存在。

    其人不慕钱财,不惹是非,除了一心为皇帝办差外,

    他就只有一个念想——为大宋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以超越少时的偶像李宪。

    童贯这人是真有雅量,不仅没有高高在上的坏毛病,还能与粗鄙的武夫打成一片,

    与相熟的小兵,其人甚至会讲些荤段子,开些小玩笑。

    而且,童贯为人颇有胆识,敢作敢为,勇于担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