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陛下可愿联同灭金-《水浒新秩序》


    第(2/3)页

    “亏我一直这么信任你,我还没有死,你怎么敢迎立耶律淳这狗杂种?!”

    耶律大石跪在地上,看不清楚天祚帝表情,但他知道只有挺过了眼前这一关,才能继续为“复辽”大业贡献力量。

    “金人南侵,社稷覆亡之际,陛下拥有整个大辽的力量却抛弃江山远遁。没有陛下号令天下、凝聚人心、调集力量,燕京军民便如失去父母之稚子,面对金、同两国强盗破门而入,不想引颈待戮,就只能自己救亡图存。”

    耶律大石跪直了身子,直视耶律延禧,仿若又回到了当初在南京留守司官衙前喊出“迎燕王救辽国”的口号一般,越说越激动。

    “以彼时的形势,不立耶律淳,就得立耶律定(秦王,耶律延禧留在燕京的儿子),只要能带领燕京军民赶跑侵略者就行。都是太祖的子孙,再如何篡立,岂不强似待到城破之后乞求敌人来宽宥性命?”

    “哈哈哈,大石啊大石,一年不见,你还是这般利嘴!”

    听了耶律大石一番慷慨陈词,耶律延禧不怒反笑,以刀背拍打耶律大石的肩膀。

    “朕是胆小鬼,不敢迎击强敌而抛弃江山远遁,你们倒是大英雄,社稷危亡时救亡图存了。结果如何?要是朕陪你们留在燕京,大辽是不是就能打败同金两国?”

    听到天祚帝说出这句话,耶律大石终于松了一口气,知道自己赌对了。

    在救亡图存的巨大压力下,大辽的所有人都在成长,不仅自己变了,天祚皇帝也变了,早非昔年的单纯模样。

    念及此处,耶律大石伏地大拜。

    “陛下是至尊,眼里看到的是整个天下,臣等愚昧,只能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但若是时光可以倒流,臣等还是会竭力守住南京。”

    “哼!起来吧。”

    耶律延禧没理会耶律大石送上的马屁,收刀入鞘,随即吩咐帐外的内侍。

    “进来,为咱们的大英雄上酒食。”

    耶律大石自然听出了皇帝话中的揶揄之意,不愿起身。

    “大石拥立逆贼耶律淳在先,投降敌人徐泽在后,不忠不孝之罪臣,不敢称英雄!”

    天祚帝已经退到御塌上坐下,摆了摆手。

    “好啦好啦,朕赦你无罪,帐内又没有别人,差不多就得了,起来吧!”

    正如耶律大石所向,所有人都在成长,天祚帝也今非昔比。

    其人嘴上虽然赦免了耶律大石,其实内心根本不信任后者。

    耶律延禧这一生最恨的就是背叛者,所有背叛者都得死,自然也包括耶律大石。

    但做非常事得先为非常人,要想完成“复辽”大业,就不能快意恩仇——早年的耶律阿果已经吃够了这方面的苦头了。

    耶律大石擅自拥立耶律淳,按照耶律阿果以往的做事风格,当场就杀了。

    但大石又带来了这么多的军队,为残辽注入了强大的力量,更证明了天祚帝才是众望所归的辽国唯一皇帝。

    这种形势下,耶律阿息保能杀,萧德妃也必须杀,但杀了二人之后,耶律大石就不能再杀了。

    至少,不能现在就杀。

    不然的话,这些才向天祚帝效忠的将校就有可能马上带兵逃离,甚至反叛。

    做大事,必须学会权衡和掩饰自己的心思——尤其是在必须重视的对手面前。

    耶律大石并不清楚其人已经被天祚帝列为了必须重视的对手,但他早就知道带兵回到皇帝身边后,二人已经不可能再做单纯的君臣。

    在天祚帝的面前,他也必须掩饰自己的情绪。

    “谢陛下!”

    内侍已经掀开帐帘,端进了酒食,走到耶律大石的身前。

    若是以往,耶律大石就算再饿也会严守臣礼,皇帝没吃自己绝对不会先吃。

    但现在其人却不敢坚持这些规矩,以免皇帝误认为他心存戒备,当即抓起已经冰冷的烤羊腿大嚼起来。

    天祚帝很满意耶律大石的表现。

    “慢慢吃,吃完了跟朕讲一讲徐泽的事。”

    “是!”

    耶律大石被软禁了三天,也确实有些饿了。

    其人飞快地啃着烤羊腿,脑子里却在琢磨着该如何向天祚帝汇报正乾皇帝的事迹。

    人们常用坐井观天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可井底之蛙之所以眼界狭窄,只是因为其处在井底。

    耶律大石绝对不是井底之蛙,只是受时代和环境局限,让他无法看到更为全面的徐泽,更猜不透正乾皇帝的谋划。

    经过这几个月单独带兵的锤炼,再次成长了的耶律大石还是看不懂徐泽,但他却能肯定的一点“复辽”大业必须有徐泽点头才行。

    “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