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发行货币-《覆殷商》


    第(2/3)页

    利用官市,可以在耆国内部形成一个内循环的货币市场。

    以聂伤之能和耆国官府的高效率,管理一个不到十万人口的方国的货币流通,应该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只是在国内发行货币,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还是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货币的作用。如果国内运行稳定的话,就可以将货币发行到国外去,大肆掠夺他国财富。

    可是他国为何要认耆国的货币?

    这就涉及到聂伤想出来的货币政策的第二条重要因素——垄断商品!

    这个垄断商品,不是对内的盐和青铜等垄断物,而是对外的、独一无二的商品,除了耆国别无二家,谁想买只能找耆国,否则绝对买不到!

    有了垄断商品,耆国就可以设立对外官市,也强迫外国商人拿商品来换铜币,再以铜币购买垄断商品。

    斗耆国正好有几种垄断商品,美陶,金纸,还有未来的铁,都是独家供货,外国商人除非不买,否则就必须先换铜币。

    这样就可以用低价值货币收割外国的财富了。

    至于外国和王室会不会也仿照自己发行货币,反过来抵消耆国的冲击,聂伤不认为他们能够做成。

    他国没有垄断商品,就算有,再学去耆国的官市模式,却没有耆国官府,依靠松散的贵族施政,绝不可能办成。

    随着耆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他国只能被耆国用货币和商品收割,在经济战方面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从铁矿谷回城的马车上,聂伤越想越有信心,终于下定了铸造货币的决心。

    众臣对货币原理没有一丝概念,听了之后都一脸茫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聂伤也知道自己的这帮属臣对此陌生领域一窍不通,提不出什么建议来,便没有再问。

    他虽然也是半桶水,但却是整个耆国,乃至整个地球上最懂货币的人,此事只能由他自己全面负责。

    众人没有意见可提,他当场宣布组建一个铸币司,专司货币铸造、发行、管理之事。然后立刻遴选出了一批擅长算术的人才,组织培训班,开始紧急培训,同时筹备各级构架。

    耆国官府效率极高,又是春耕后的农闲时间,于是全力支持铸币司的建设。

    不到半个月,各地官市就设立了起来,集训班也毕业了,相关官员配备到位,物资也输送到各处,法律条例规矩账本都已完善。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工部铸造的铜币运抵。

    “呼!好紧张!”

    聂伤看着眼前的几筐暂行的铜币,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捞出一把,放在眼前细看。

    这是一枚标准的中国式铜钱,内圆外方,中间一个孔。大约五分钱大小,有沿有字,边缘整齐,表面平整,字迹清晰,铸造的十分精致。

    正面刻着两个字,‘耆’、‘元’,表示这是耆国铸造货币,单位是‘元’。反面也刻着两个字,文字‘直’、数字‘一’,表示这枚铜币的币值是‘一元’。

    之所以选择方孔钱,还是因为方孔钱易携带,容易计算,用绳子一串就能收拢,大量的钱,一串多少,数串就行了。后世流行的圆面硬币,计算不便,还容易丢失。

    用‘元’而不是中国古代的‘文’,这就是聂伤的个人喜好,他更习惯‘元’这个计数单位,‘文’听着没感觉。

    至于元角分的细分,他认为没必要,搞的太复杂了,不容易被人接受。大数目用‘串’和‘贯’这种数量词标称就好。

    “唔,不错,质量很好。铜多锡少,不易朽烂,呵呵,保存几千年没问题!”

    他把一元铜钱在手里摩挲着,又掂量了几下,问铸币司司长:“这一元铜币价值多少,比面值又是多少?”

    那司长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叫做‘勾股’,曾是学堂里的学霸,尤其精通算数,在户部工作表现也非常优异,是以被聂伤委以重任。

    这勾股司长谨慎答道:“遵照侯主吩咐,我国之耆币以铜价为基准,一元重半分,值铜一分。也就是说,这枚一元耆元,可以换……不,可以购买一分精铜价值的财货,大概一斗粟米。”

    “哈哈哈,听到了没有?”

    聂伤转头看向身后众臣,笑道:“你们不是说,担心有人得了铜币去,熔了获利吗?哈哈,一换二,不怕亏尽家产的话,尽管取去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