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展博见状,说既然这么大的买卖都是自己家做,那索性就再自己出钱建一个独立电厂吧,这样用电还能便宜一点,凭仁哥的面子上面也不会不批。 严国良又说,如果要上独立电厂的话他可以再建一条玻璃的生产线,这年头做玻璃只要电力能保证稳定可靠和便宜,闭着眼睛都是血赚的。 韩宾一听,那正好我这手里还有点钱,那我买个小煤矿吧,卖给咱们自家人发电用。 王凤仪一听这么热闹啊,那我就再加一条小型的化肥生产线吧。 于是他们的投资计划改过来,改过去,你加一点我加一点,结果跟地方政府一谈,原来这边投资这么便宜?于是又加一点加一点的,到最后这一伙人发现,他们哪里是来开工厂的,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园区么?再加上点供暖锅炉和居民楼,再整点绿化啥的,这玩意打个包就能当县级市的“本县开发区一期规划书”上市委讨论去了呀! 当然,投资也稍微高了一点点。 加一块要投二十几亿了,就这,地皮还不算钱。 贵是贵了点儿,但这样一个完全配套的产业项目砸下来,大家的成本都能节约一小半呢,那利润还不哗哗的,用不了几年就能赚回来。 反正大家虽然钱都挺紧张的,但好在内地这边的政策好,人家也不要求工程款到位开工啥的,工程款可以拖欠,厂房也可以边干边建,资金不足了还可以跟银行贷款,大家挤一挤,实在不行回港再拉几个朋友进来当股东,总是拿得下的。 当然,这么大的投资项目,选址的条件也变得非常之苛刻,因此他们的这趟内地之行,也不可避免的比原计划拉得更长一点。 多亏了郝仁这是停职出来的,否则,等他谈完这边的生意,回去后位子都得让人给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