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强拆大队-《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2/3)页
“朕就是要提!”皇帝忽然笑了,“朕就是要实行陵邑,或许不是现在,但这是早晚的事。”
郑深抬头看着皇帝,“陛下早早说出来,是试探么?”
“差不多,把风先吹起来看。”皇帝道:“抑制豪强不可一蹴而就,大汉行陵邑制百余年,方可有所成就,然而一旦废之,不过百年便豪强遍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朝廷威权不行,百姓得不到公理正义。朕也知与天下豪强相争,其难度不下于与刘秀争天下,但朕若不为此事,那与向豪强低头的刘秀有什么区别?或许当年朕一走了之,不做这个皇帝,任由刘秀一统天下,他也能开创一个中兴盛世?如果与他一样,那朕为何要与他相争,让天下人多受这几年战乱之苦?朕既然从刘秀手中抢到了天下,自然要比他多做一些,自然要比他做得更好,让这天下烙上朕的烙印,让百姓得到朕的恩泽,让后人提起朕,便可说一声,多亏了那个放牛皇帝,大汉才能传下十世百世千万世,汉人才能不论贫富都有田种,都有饭吃,都有书可读。朕才二十多岁,往后的日子长着,要做的事多着,如今想恢复陵邑制,这第一件事便搁浅了,往后的那些事更别提了,所以朕是一定要做下去的。”
郑深第一次听皇帝说出这种肺腑之言,不禁大为动容,伏地拜道:“陛下,恕臣直言,陛下若要做圣君,臣亦想做名臣,臣虽然老朽,却愿在有生之年追随陛下,为大汉多做些事。”
“好,朕就等子渊这一句话!”皇帝扶起他,说道:“眼下陵邑制像是一座高山,不可猝然登顶,但只要一步步向上攀,总有到达山顶的一天。虽然眼下郡县之治要仰赖豪强,但朕以为不可去求着他们,由着他们的性子,而是要恩威并施,绝不能惯着他们。首先得给他们立规矩,让他们知道厉害,当然这要把握好尺度,不能一下子把人逼急了。肉要一刀一刀地削,每一刀都要下好,最好是让他们接受起来难受,但是还可以承受。。。子渊,你帮朕好好谋划谋划。”
皇帝与郑深商谈良久,郑深辞去。
第二天,去渭水以北察看建陵之地的将作大匠杨音回来了,入宫向皇帝禀报陵墓选址之事。说完这事儿之后,杨音忽道:“听说陛下欲恢复陵邑制,迁徙关东豪强,臣激动得没睡好觉。陛下若能做成此事,真是为百姓谋福了!”
“杨太傅何出此言呢?”皇帝有些意外,没想到杨音竟是一个全力支持陵邑制的人。
杨音道:“陛下,青州大营里的兄弟们大半都是些薄有资财的农户,若不是遇到灾年,被那些豪强大户低价强买了田宅去,哪里会出来造反?豪门大户在当地一手遮天,连官府都被他们买通了,普通百姓只能忍受他们的欺压,敢怒不敢言。连三老听说陛下迁走那些混帐,也拍案大呼痛快,说陛下不愧是他的好女。。。是天下人的好皇帝。”
这些话对于皇帝可是意外之喜了,他没想到赤眉军一系竟是支持他的。昨天议事的大臣都是文臣,而赤眉一系多在军中任职,没有参加这次小型朝议,因此皇帝并没有听到坚决支持陵邑制的声音,如今听杨音这么一说,皇帝才猛然想到这一点。
大臣都是豪强出身,当然要维护本阶层的利益,可赤眉一系将领都出身贫苦,屁股是坐在贫民百姓那一边的。虽然他们现在已成为新的权贵,但是家都在长安周边,不在迁徙之列。因此,这些将领是他最可靠的盟友。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面临的局面比刘秀要好得多,他有赤眉一系的支持,有成千上万的流民作他的后盾,在流民的心中,刘钰是给他们地种,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屋子住的好皇帝。
刘钰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皇帝在选址建陵,实行陵邑制的风声传出之后,朝野内外反应不一,豪门出身的大臣惶惶不安,赤眉系拍手称快,还有人不住地摇头,暗叹皇帝太年轻气盛,恐怕要惹出什么乱子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