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嘴强王者蔡阳-《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2/3)页

    次日闻得此讯的曹操立刻派出所有哨骑、斥候,几乎将整个中原都掀了个底朝天,

    却无一人追查到有关刘备一行人的下落。

    曹操本人对这个略有遗憾的结果并不算在意,之后乐此不疲地率军一举占领毫无抵抗的寿春。

    入城后,刘备的不战而逃让曹操志得意满,本打算下令大摆宴席的他,被楚云的一席话所劝阻。

    “叔父莫要忘了宛城战事吃紧,当趁关羽困守汝南,一举将之拿下,如此,即可平定中原!”

    这番话,尤其是“平定中原”四个字,宛若有魔力般拨动曹操的心弦,又像是一晚甘甜清凉的醒酒汤,将沉醉在胜利之中的曹操唤醒。

    曹操当即留下两万步军,命刘馥镇守寿春,自引十万大军向汝南发动急行军。

    由于受刘备之命向关羽、龚都二人传递信件的使者不是被擒就是自行逃命,二人根本不知道刘备的计划与去向,直到寿春沦陷的消息不胫而走,才后知后觉地通过打探得知刘备已不知所踪。

    ——

    一日后,当关羽知晓刘备弃寿春逃亡的时候,正是曹军兵临城下之时。

    军阵严整的曹军密密麻麻,如不可撼动的巍峨群山,矗立在汝南最为坚固的东城门之外二里处。

    再稍微靠近一些,就步入城内守军弓弩所能打击到的范围,不过刻意将军阵列在如此敏感的位置,也足以见得对方的用意。

    挑衅。

    没错,曹操此举,就是有意告诉关羽,我的十万大军势不可当,你若不肯乖乖献城投降,就唯有死路一条。

    高垒厚实的城墙上,一位目如丹凤,长髯飘飘,面色枣红,五官俊逸的倜傥大将正提着一柄常人根本不可能拿得动的大刀,向曹军的阵列中不停眺望。

    那柄大刀刀身成银雪之色,灿灿生辉,带着冷冽的寒意,其上雕刻着一只腾空而起的金色游龙,如此如神兵利器般奇异的大刀,似乎常人只要靠近它,就免不了心惊胆战,身体发抖。

    不必说此刀正是闻名天下的青龙偃月刀,这位红脸大将,就是被后世千秋万代誉为“武圣”的关羽,关云长!

    “父亲,曹军来势汹汹,兵力远在我军之上,为何只在东门排兵布阵?”

    关羽身侧,站着一位与他容貌有几分相像的年轻人,这青年眉宇间仍有几分稚嫩之色,年纪不会超过二十岁,四肢倒是比常人要结实见状许多,看他手中同样握着一柄与青龙偃月刀有几分相像的大刀,只是重量要小上许多,远不比青龙偃月刀气派。

    这青年,便是关羽长子关平。

    “曹操这是在向我们示威,借此逼迫我们献城投降!他若是铁了心想攻城,何必还要列阵虚张声势?只需一道军令就够了。”关羽用空出的左手在修长的美髯上捋了捋,泰然笑道。

    见父亲面对千军万马压境仍浑然不惧,关平心安地问道:“不知父亲有何打算?”

    关羽皱着卧蚕眉,微微不悦地反问道:“为将者,岂可凡事都问旁人?如此危急关头,你且先说该如何处理?”

    面对父亲严厉的训斥,关平低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以为,曹军势大,我们若是死战到底,唯有死路一条,不如暂且假意归降曹操,待日后收到有关伯父下落的消息,再离开曹操,与伯父重聚。”

    “投降曹操?!”关羽眉头皱得更深,可转念一想儿子的话也不无道理,任凭他再自负,也看得出眼前的局势绝非他一己之力能扭转。

    “嗯……也有道理,不过就算要暂时归降曹操,我们也必须先与他战上一阵!”关羽思索一阵后,抚须笑道。

    “这是为何?”关平愣着问道。

    关羽得意笑道:“曹操自恃兵多将广,以泰山压顶之势在此布阵,我们若是此时投降,必为曹操小看,唯有先胜他一阵,我们才有与之讨价还价的资格!”

    “父亲所言极是!”关平恍然大悟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