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奇才黄月英-《三国:开局截胡了大耳贼》


    第(1/3)页

    史书中描写的诸葛亮只有辉煌的一面。

    但那并不真实。

    真实的诸葛亮其实和许多普通人一样。

    他也曾早恋过。

    也曾被家长严厉训导过。

    也曾因为业余爱好而被斥责过。

    每一个少年成长的路上都躲不开这些事情。

    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青春迷茫的少年人走上正确的道路。

    一味的斥责,只会让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时候刘磐也在反思。

    年少时的诸葛亮是如此的跳脱。

    为什么长大之后他会变的格外谨慎呢?

    最终落下一个“诸葛一生唯谨慎,不擅奇谋”的评价?

    原因大概就出在了诸葛瑾的身上。

    诸葛瑾对他的期望很高,所以对他过于的严厉。

    诸葛亮只要犯一点小错误,诸葛瑾就会狠狠地教训他一顿。

    让他牢牢地记住自己的错误,此后不敢再犯。

    可是这样真的好么?

    少年人之所以是少年人,是因为他们青春飞扬、生性跳脱。

    具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多大人们都以为把自己的世界强加给少年人,是对他们的负责。

    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却是以抹杀少年人的天性为代价的。

    谁人没有少年时?

    每一个少年人都像老年人那样老成持重,那还叫少年吗?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力的性格。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成。

    不大一会儿。

    诸葛瑾请来了黄承彦父女。

    刘磐把自己刚才的所思所想当着他们的面说了一遍。

    黄承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双眼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光芒。

    刘磐的理念和他教育女儿的理念如出一辙。

    否则和诸葛亮年纪相仿的黄月英又怎么会制作出连弩模型来呢?

    反倒是诸葛瑾。

    他陷入了长久的思索之中。

    眼神里时而挣扎,时而放松……复杂的很。

    在他思索的时候刘磐并没有打扰他。

    而是来到了黄月英的身边。

    指了指手中的模型,刘磐笑着问道:“听说这东西是你制作的?”

    黄月英乖巧的点了点头:“嗯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