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诗仙(上)-《赘者为王》


    第(2/3)页

    “春风十里长安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后两句,还不待秦可卿开口,朱九常就抢着念了出来!

    澹台明月为长安人士,而长安作为大明的京城,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所以这句写到了长安。

    “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这长安大都会的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

    “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

    而长安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

    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吐不露。

    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气象一并传出。

    全诗压低长安所有美人来突出澹台明月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

    “整诗开始写人及花,又从花写到春城闹市,再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所写之人。”

    对于这首诗,朱九常是非常喜爱的。

    “全诗字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轻利之至!不愧为我秦可卿的相公……对了,这首诗叫什么名字?”

    直到这时,秦可卿才对萧岩的文采放下心来,没有了负担,心情自然也就更加愉悦了。

    “就叫如意仙!”

    在标题处写下了“如意仙”三个大字,放下笔,萧岩意气风发地说道!

    “相公真好!”

    “啵~~”

    拿起纸张,在萧岩的脸上亲了一口,然后飞快地打开雅间的门,跑了出去!

    什么情况?

    被亲了一口的萧岩捂着被秦可卿亲过的地方,一下子愣住了!

    “你看我作甚?又不是我亲的你!”

    见萧岩一件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朱九常非常惊觉地跳到一边。

    他可是听说了有些人有龙阳之好,如果萧岩有这个爱好,那自己可就要当心了。

    “怎么看人呢?”

    见朱九常的行为以及眼神,萧岩虽然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

    “神经病!”

    见他还是一脸戒备地看着自己,萧岩暗骂了一句,就独自一人坐到了桌旁,一边吃着点心一边欣赏着楼下的表演。

    “相公!”

    萧岩一只手靠在桌子上,正欣赏着楼下的的表演呢,身后就响起一道温柔似水的声音。

    “怎么,安排好了?”

    萧岩说的,自然是这首诗的事。

    “嗯……有了这首诗,今日的大赛,可以说是如探囊取物了!”

    “那就好!”

    “如此,我替明月敬相公一杯!”

    走到萧岩的边上,取过两个酒杯斟满,双手端起一杯递给萧岩,而后自己端起一杯,站在萧岩面前,对他行了一礼,然后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

    “爽快!”

    秦可卿如此豪爽,萧岩也不甘落后,也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喝完酒,却看到秦可卿一脸红晕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酒不醉人人自醉,萧岩承认自己已经陷到了秦可卿的手里,不可自拔!

    随手把酒杯扔到一边,萧岩再度走到桌案旁,所有需要用到的东西都是现成的。

    萧岩走过去,秦可卿自然快步跟上。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双泉寺中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写的清平调,用以赞扬杨贵妃的,全诗共三首,这是其一。

    此诗被萧岩用来赞美秦可卿,最是合适不过了。

    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七字,把那日与秦可卿相遇时所穿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可做两种解释,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

    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参差交互,短短几个字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
    第(2/3)页